拼音bù shí zhōu sù
注音ㄅㄨˋ ㄕˊ ㄓㄡ ㄙㄨˋ
解釋粟:小米,泛指糧食。原指伯夷、叔齊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節(jié)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例子這是沿路討來的殘飯,因為兩人曾經(jīng)議定“不食周粟”,只好進了首陽山之后開始實行。(魯迅《故事新編 采薇》)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有骨氣。
謎語最可笑的絕食
感情不食周粟是中性詞。
反義卑躬屈膝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