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體 1.六種字體。(1)指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漢書.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2)指大篆﹑小篆﹑八分﹑隸書﹑行書﹑草書。唐張懷瓘有《六體論》。 2.指六書,行書,草書,楷書,隸書,篆書,燕書。 3.《尚書》的六種文體。 4.《易》卦的六爻。 5.人的頭﹑身和四肢。 5.晉裴秀作《禹貢地域圖》十八篇﹐其制圖之標(biāo)識體例有六:一﹑分率﹐計里畫方;二﹑準(zhǔn)望﹐辨正方位;三﹑道里﹐道路相距之里數(shù);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后三者皆道路夷險曲折之別。秀圖今不傳﹐《晉書.裴秀傳》錄《圖序》全文。參閱清胡渭《禹貢錐指.禹貢圖后識》。 書 體 點 畫 結(jié) 構(gòu) 取 勢 運 筆 起 筆 收 筆 折 筆 篆書體 沒變化 正 右上 沒變化 藏鋒 回鋒 不停 楷書體 有變化 正 右上 有變化 藏鋒 回鋒 停頓 隸書體 有變化 正 右上 有變化 藏鋒 回鋒 停頓 行書體 有變化 變 變化 有變化 變化 變化 不停 草書體 有變化 變 變化 有變化 變化 變化 不停 燕書體 有變化 正 右下 有變化 露鋒 不回鋒 不停
書經(jīng)的六種文體。指典、謨、訓(xùn)、誥、誓、命。
易經(jīng)的六爻。
《漢書.卷二一.律歷志上》:「陰陽比類,交錯相成,故九六之變登降于六體。」
人的頭、身、四肢。
《漢書.卷七五.翼奉傳》:「陽用其精,陰用其形,猶人之五臧六體。」
王莽時的六種字體。指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
《漢書.卷三○.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br>也稱為「六書」。
六種書體。指大篆、小篆、八分、隸書、行書、草書。
唐.張懷瓘〈六體書論〉:「臣謹(jǐn)進懷瓌書大小篆及八分,臣書真行草,合成六體?!?br>
中國文字的六種創(chuàng)造方法。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六書。
《周禮.地官》唐.孔穎達.正義:「書有六體,形聲實多。」
也稱為「六書」。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