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原來(表示有所領悟)。
⒉ 當然,表示情理明顯,不必懷疑。
⒈ 原來(表示有所領悟)。
引老舍 《女店員》第一幕:“一朵鮮花似的大姑娘,趕情是個大草包?。哼B高中都考不上!”
鮑昌 《庚子風云》第一部第二一章:“大海 一邊卸著糧食,一邊在心里罵道:‘娘的!怨不得 靜海縣 的人們年年鬧饑荒,趕情糧食都給倒騰到這兒來了。’”
⒉ 當然,表示情理明顯,不必懷疑。
引劉亞舟 《男婚女嫁》第三十章:“聽了媽媽這樣的勸告, 金貞 著實地苦思苦想了幾天,最后她覺得:真若能在城里找一個職工干部,那趕情是太好啦!”
⒈ 依照事實的情況,事先加以說明。也作「敢情」。
引《紅樓夢·第三七回》:「序齒我大,你們都要依我的主意,趕情說了大家合意?!?/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