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打夜胡”。
⒉ 舊時民間歲末跳鬼驅(qū)邪風俗的俗稱。
⒈ 亦作“打夜胡”。舊時民間歲末跳鬼驅(qū)邪風俗的俗稱。參見“打夜狐”。
引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九:“世俗歲將除,鄉(xiāng)人相率為儺,俚語謂之‘打野胡’。”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貧者三數(shù)人為一火,裝婦人神鬼,敲鑼擊鼓,沿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亦驅(qū)祟之道也?!?br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十二月》:“街市有貧丐者,三五人為一隊,裝神鬼、判官、 鐘馗 、小妹等形,敲鑼擊鼓,沿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亦驅(qū)儺之意也?!?br />清 方以智 《通雅·諺原》:“唐敬宗 自捕狐貍,謂之‘打夜狐’,今民稱跳鬼為‘打夜狐’,訛為‘野胡’?!?/span>
⒈ 古時十二月,乞丐裝鬼跳戲以乞錢。也作「打夜狐」、「打夜胡」。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