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民 畬民,畬族古稱之一。畬字讀音“余”或“奢”。意為用刀耕火種方式新開墾二、三年的田地。始見于南宋末年劉克莊《漳州諭畬》一文,指居住在今福建漳州一帶的畬族先民,其人自認為盤瓠王之后,代代相傳,繁衍至今,有族譜、祖圖、龍紋等本族文書與圖騰標志。歷史上以其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畬”田而得名。解放后“畬”改寫為“畬”(讀音奢),1956年正式定“畬”為族稱。
散居于浙閩境內的一部分猺民。生活刻苦簡陋,女權高于男權,現已漢化。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