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形:顯露;色:臉色。內(nèi)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劍,左手攬桓公之袖,怒形于色?!薄窘x詞】怒不可遏、怒目切齒、怒氣沖天【反義詞】喜形于色、喜不自勝【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指內(nèi)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怒形于色nùxíng-yúsè
[betrayone’sanger;lookangry]滿臉怒氣、極不愉快的神色很明顯
說至此,宋參謀怒形于色,目光如炬!問“賀司令對過激黨有無除滅方法?”答:“有!殺!”——老舍《趙子曰》
內(nèi)心的憤怒顯現(xiàn)在臉上。
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七.子夏蹴酒》:「子夏怒形于色,舉足蹴其二。」
《東周列國志.第一八回》:「曹沬右手按劍,左手攬桓公之袖,怒形于色?!?br>
英語tobetrayanger(idiom)?;furywrittenacrossone'sface
【解釋】形:顯露;色:臉色。內(nèi)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劍,左手攬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近義詞】怒不可遏、怒目切齒、怒氣沖天
【反義詞】喜形于色、喜不自勝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指內(nèi)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