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裰 直裰是從宋朝開始就有的一種漢服服飾。據(jù)宋朝人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謂:“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裰。”兩宋時期的直裰多為僧侶穿著(少數(shù)文人也有穿著)。 而到了明朝時期,直裰的款式發(fā)生變化,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
本指古代的家居常服。后多指僧、道或士子所穿的衣服。
《水滸傳.第九回》:「兩個公人看那和尚時,穿一領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禪杖,輪起來打兩個公人。」
《儒林外史.第一回》:「那邊走過三個人來,頭帶方巾,一個穿寶藍夾紗直裰,兩人穿元色直裰,都有四五十歲光景。」
也稱為「直擺」、「直身」。
英語everydayrobewornathomeinancienttimes,robewornbypriests,monksandscholars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