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中和之道。
⒉ 謂處事和洽而得當。
⒈ 中和之道。
引《莊子·繕性》:“古之治道者,以恬養(yǎng)知……知與恬交相養(yǎng),而和理出其性?!?br />成玄英 疏:“知之與恬交相養(yǎng)也,斯則中和之道,存乎寸心,自然之理,出乎天性?!?br />三國 魏 嵇康 《養(yǎng)生論》:“守之以一,養(yǎng)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br />章炳麟 《論式》:“﹝ 魏 晉 之文﹞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達,可以為百世師矣?!?/span>
⒉ 謂處事和洽而得當。
引《禮記·昏義》:“婦順備而后內和理,內和理而后家可長久也?!?br />馬睎孟 曰:“和則有理,理則有義。”
《南史·劉孺?zhèn)鳌罚骸癌z 孺 ﹞出為 晉陵 太守,在郡和理,為吏人所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