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禁止,使不再發(fā)生;禁絕。
⒉ 謂阻隔(交通)。
⒈ 禁止,使不再發(fā)生;禁絕。
引《三國志·魏志·武帝紀》:“禁斷淫祀,姦宄逃竄,郡界肅然?!?br />《北史·魏紀三·高祖孝文帝》:“又諸巫覡假稱神鬼,妄説吉兇,及委巷諸非墳典所載者,嚴加禁斷?!?br />《南史·陳紀上·世祖文皇帝》:“詔非兵器及國容所須,金銀珠玉衣服雜玩,悉皆禁斷?!?/span>
⒉ 謂阻隔(交通)。
引《三國志·吳志·孫霸傳》:“頃之, 和 霸 不穆之聲聞於 權 耳, 權 禁斷往來,假以精學?!?br />《宋書·百官志上》:“漢 制,公卿御史中丞以下,遇尚書令、僕、丞、郎,皆辟車豫相回避,臺官過,乃得去。今尚書官上朝及下,禁斷行人,猶其制也?!?br />宋 歐陽修 《玉樓春》詞:“翠屏魂夢莫相尋,禁斷六街清夜月?!?/span>
⒈ 戒絕。
引明·曹溶〈薄幸·綠楊絲綰〉詞:「試說與宿雨餐沙,三秋禁斷閑簫管?!?/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