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六腑?!肚f子·齊物論》:“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背尚⑹瑁骸傲?,六腑也,謂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也。”或以心、肝、脾、肺、腎、命門為“六藏”。
⒈ 六腑。
引《莊子·齊物論》:“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br />成玄英 疏:“六藏,六腑也,謂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也。”
或以心、肝、脾、肺、腎、命門為“六藏”。 《難經(jīng)·三十九難》:“然五藏亦有六藏者,謂腎有兩藏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謂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繫胞,其氣與腎通,故言藏有六也。”
《列子·仲尼》:“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覺,心腹六藏之所知,其自知而已矣?!?/span>
⒉ 佛教語。原以龜藏其頭尾四足避害,比喻修行者藏其六識。后泛指退避忍讓。參閱《雜阿含經(jīng)》四三。
引金 李澥 《漫書》詩:“胸懷平日窗八達(dá),伎倆只今龜六藏。”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