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猶言背離。
⒉ 持不同的態(tài)度或看法。
⒈ 猶言背離。
引《南史·崔慧景傳》:“崔護軍 威名既重,乃誠可見。既已脣齒,忽中道立異?!?br />《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若不早定大業(yè),脫有一人立異,即損威德?!?/span>
⒉ 持不同的態(tài)度或看法。
引宋 王安石 《上五事札子》:“管仲 用之 齊,子產(chǎn) 用之 鄭,商君 用之 秦,仲長統(tǒng) 言之 漢,而非今日之立異也?!?/span>
⒈ 抱持相異的意見或態(tài)度。
引《南史·卷四五·崔慧景傳》:「崔護軍威名既重,乃誠可見 ,既已唇齒,忽中道立異?!?/span>
⒉ 故意表示和人不同。
例如:「標新立異」。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