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邪讇”。
⒉ 邪惡而諂諛。
⒈ 亦作“邪讇”。邪惡而諂諛。
引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是以輔弼之臣瓦解,而邪諂之人并進。”
《漢書·翟方進傳》:“﹝ 涓勛 ﹞詘節(jié)失度,邪讇無常,色厲內荏。”
顏師古 注:“讇,古諂字也?!?br />《后漢書·陳忠傳》:“長吏惶怖譴責,或邪諂自媚,發(fā)人修道,繕理亭傳,多設儲跱,徵役無度?!?br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四》:“而 味道(蘇味道 )輩模稜邪諂,榮寵牝朝,器識何在?!?/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