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謂白癡。不智;不聰明。謙詞。僧人自稱。不賢惠;無德行。
⒈ 謂白癡。按,《晉書·安帝紀》作“不惠”。
引《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 有兄而無慧” 晉 杜預(yù) 注:“不慧,蓋世所謂白癡。”
楊伯峻 注:“似 杜 所據(jù)本‘無’作‘不’?!?br />《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安帝 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於寒暑饑飽亦不能辨,飲食寢興皆非己出?!?/span>
⒉ 不智;不聰明。
引《列子·湯問》:“甚矣,汝之不慧?!?br />晉 葛洪 《抱樸子·遐覽》:“昔時幸遇明師 鄭君,但恨子弟不慧,不足以鉆至堅,極彌高耳?!?br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餓鬼》:“少不慧,喜其能讀。”
⒊ 不賢惠;無德行。
引《豆棚閑話·黨都司死梟生首》:“無如 伯甫 口嘴肥甜,一心信道團練是個好人,反把妻子駡個不賢不慧,生出事來?!?/span>
⒋ 謙詞。僧人自稱。
⒈ 愚笨、不聰明。也作「不惠」。
引《南史·卷一九·謝靈運傳》:「父瑍,生而不慧,位秘書郎,早亡?!?/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