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漢賈誼《新書·諭誠》:“昔楚昭王與吳人戰(zhàn),楚軍敗,昭王走,屨決,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于隋,左右問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昭王曰:'楚國雖貧,豈愛一踦屨哉?思與偕反也。'自是之后,楚國之俗無相棄者。”后因以“弊屨”喻不可輕棄之故舊。
⒈ 后因以“弊屨”喻不可輕棄之故舊。
引漢 賈誼 《新書·諭誠》:“昔 楚昭王 與 吳 人戰(zhàn), 楚 軍敗, 昭王 走,屨決,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於 隋,左右問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 昭王 曰:‘ 楚國 雖貧,豈愛一踦屨哉?思與偕反也。’自是之后, 楚國 之俗無相棄者?!?br />《北齊書·高德政傳》:“魏靜帝 曰:‘人念遺簪弊屨,欲與六宮別,可乎?’乃入與夫人嬪御以下訣別,莫不歔欷掩涕。”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