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白毛。
⒉ 亦作“白毫相”。
⒊ 泛指白色的光芒。
⒋ 指毛筆。
⒈ 白毛。
引晉 王嘉 《拾遺記·春皇庖犧》:“長頭修目,龜齒龍唇,眉有白毫,鬚垂委地?!?br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趙·劉聰》:“左耳有一白毫,長二尺餘。”
唐 皮日休 《公齋四詠·小桂》:“葉彩碧髓出,花狀白毫蕤?!?/span>
⒉ 見“白毫相”。
⒊ 泛指白色的光芒。
引宋 蘇軾 《中秋見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羣山高,瑞光萬丈生白毫?!?/span>
⒋ 指毛筆。
引宋 黃庭堅(jiān) 《林為之送筆戲贈(zèng)》詩:“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⒈ 大丈夫三十二相之一。相傳佛陀的兩眉間有白色的毫毛,右旋宛轉(zhuǎn)。
引《經(jīng)律異相·卷四》:「太子有三十二相:一、體軀金色。二、頂有肉髻。三、其發(fā)紺青。四、眉間白毫?!?/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