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達 (蒙古族、藏族傳統(tǒng)絲織品)哈達(藏語:???????,蒙古語:хадаг,宗卡語:???,漢語拼音:hǎ dá)是蒙古族、藏族人民作為禮儀用的絲織品,是社交活動中的必備品。表示敬意和祝賀用的長條絲巾或紗巾,多為白色,藍色,也有黃色等。此外,還有五彩哈達,顏色為藍、白、黃、綠、紅。藍色表示藍天,白色是白云,綠色是江河水,紅色是空間護法神,黃色象征大地。五彩哈達是獻給菩薩和近親時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貴的禮物。佛教教義解釋五彩哈達是菩薩的服裝。所以,五彩哈達只在特定的情況下才用的。 藏文的 “哈” 是 “口” 的意思, “達” 是 “馬” 的意思,“哈達” 兩個字直譯出來:口上的一匹馬,即是說這種禮物相當于一匹馬的價值。因為一般人在會見的時候,不是隨便隨地都可以帶著馬匹來送的;但又不能只是用口說,就以這種絲織品的 “哈達” 來代一匹馬了。 哈達是藏民任何階層的人物,在來往時最通行的一種禮物。哈達類似于古代漢族的禮帛。藏文化流行的地區(qū)包括尼泊爾、不丹和俄羅斯布里亞特等地都有此習俗。
哈達hǎdá
[kha-btags;hada]藏族、蒙古族人在迎送、饋贈、敬神以及日常交往禮節(jié)上使用的薄絹,分紅、黃、藍、綠、白等色。顏色和長短因受贈人地位不同而分。又叫“哈達克”、“哈德”、“口嗒”
西藏、蒙古人用以敬佛或饋贈,表示恭敬和祝賀之物。為藏語khabtags的音譯。為絲或絹制成的長條型絲布,有白、黃、藍等色,傳統(tǒng)上多為白色,代表吉祥。藏人初次見面時皆獻上哈達為禮以表示恭敬。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