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痢疾,中醫(yī)病證名。是以痢下赤白膿血,腹痛,里急后重為臨床特征。主要病因是外感時邪疫毒,內傷飲食不潔。病位在腸,與脾胃有密切關系。病機為濕熱、疫毒、寒濕結于腸腑,氣血壅滯,脂膜血絡受損,化為膿血,大腸傳導失司,發(fā)為痢疾。暴痢多實證,久痢多虛證。痢疾的治療,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澀,熱痢宜清,寒痢宜溫,寒熱虛實夾雜者宜通澀兼施、溫清并用。對具傳染性的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應重在預防,控制傳染。
痢疾lìji
[dysentery;diarrhoea]以嚴重腹瀉、粘液血便并常有腸道潰瘍及毒血癥、腹痛以及里急后重為特征的一種往往是流行性或地方性的疾病,一般由于致病菌或原生動物所引起,主要通過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傳播
病名。一種由細菌或阿米巴原蟲所感染的腸道發(fā)炎的疾病。癥狀包括強烈腹痛、大便頻繁且?guī)а梆ひ海殡S著電解質和水分的流失,而導致嚴重虛脫。
英語dysentery
德語Ruhr(S,Med)?
法語dysenterie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