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相匹敵。
⒉ 原為佛教語。謂斷煩惱。
⒊ 引申為對付。
⒋ 指對應(yīng),對照。
⒈ 相匹敵。
引《漢書·韓安國傳》“公等足與治乎” 唐 顏師古 注:“治謂當(dāng)敵也,今人猶云對治?!?/span>
⒉ 原為佛教語。謂斷煩惱。
引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六章:“邪僻之對治在乎守意。意者,心之動而未形者也。意正則神明。神明則無不照、無不能而成佛矣?!?/span>
⒊ 引申為對付。
引宋 范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十二:“蜩螗千萬沸斜陽,蛙黽無邊聒夜長。不把癡聾相對治,夢魂爭得到藜牀?”
⒋ 指對應(yīng),對照。
引明 袁宗道 《論隱者異趣》:“古人云:若取自己自心為究竟,必有他物他人為對治?!?/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