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苦木科臭椿屬落葉喬木,樹皮灰色至灰黑色,原名樗(chū),又名椿樹和木礱樹,因葉基部腺點發(fā)散臭味而得名。它原產(chǎn)于中國東北部、中部和臺灣。生長在氣候溫和的地帶。這種樹木生長迅速,可以在25年內(nèi)達到15米的高度。此物種壽命較短,極少生存超過50年。 本種在石灰?guī)r地區(qū)生長良好,可作石灰?guī)r地區(qū)的造林樹種,也可作園林風景樹和行道樹。木材黃白色,可制作農(nóng)具車輛等;葉可飼椿蠶(天蠶);樹皮、根皮、果實均可入藥,有清熱利濕、收斂止痢等效;種子含油35%。本種在北美、歐、亞洲不少城市自行繁殖,成為“雜草樹”。
植物名。樹皮平滑而有淡白色的條紋,因葉有臭氣,故稱為「臭椿」??蔀樗幱茫哂兄寡墓π?。參見「樗」條。
法語ailanteglanduleux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