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內 衙內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yá nèi,基本意思是宮禁之內。出自《舊唐書·德宗紀上》:“己亥,敕左右衛(wèi)上將軍、大將軍,并于衙內宿。”
衙內yánèi
[palaceguard]唐代稱擔任警衛(wèi)的官員,五代和宋初這種職務多由大臣子弟擔任,后來泛指官僚的子弟
恰待下拳時,認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內。——《水滸傳》
官衙之內。
《舊唐書.卷一二.德宗本紀上》:「己亥,敕左右衛(wèi)上將軍、大將軍并于衙內宿?!?br>
對貴家子弟、官僚子弟的稱呼。
元.李文尉《燕青博魚.第一折》:「滿城百姓盡聞名,喚做有權有勢楊衙內?!?br>《水滸傳.第七回》:「恰待下拳打時,認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內?!?br>
職官名。唐代的禁衛(wèi)官,唐末宋初藩鎮(zhèn)相沿以親子弟領衙內之職,如衙內都指揮、衙內都監(jiān)使。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