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試 童子試亦稱童試,即科舉時代參加科考的資格考試,在唐、宋時稱州縣試,明、清稱郡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的考試。縣試一般由知縣主持,本縣童生要有同考者五人互結,并且有本縣廩生作保,才能參加考試。試期多在二月,考四到五場,內容有八股文、詩賦、策論等,考試合格后才可應府試。府試由知府或直隸州知州、直隸廳同知主持,考試內容和場次與縣試相同,試期多在四月。府試合格方可參加院試。院試又叫道試,由主管一省諸儒生事務的學政主持。院試合格后稱秀才,方可進入官學和正式參加科舉考試?!洞倏棥分醒浴耙赜谐擅?,操童子業(yè)”,“操童子業(yè)”即未取得秀才資格,沒有功名,還算不得讀書人。
童子試tóngzǐshì
[theimperialexaminationstoadmitscholars]科舉中錄取秀才的考試。
從郡城就童子試歸。——清·周容《芋老人傳》
科舉時代童生的進學考試。
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以應童子試,歸鉛山,母略無離別可憐之色。」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