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槎 乘槎,亦作"乘楂"。典故名,典出晉·張華《博物志》卷十。指乘坐竹、木筏。后用以比喻奉使。也指登天又比喻為入朝做官。
乘坐竹木編成的筏。傳說舊時天河與海相通,海邊的人每年八月見木筏往來;有人遂帶糧食乘筏,至天河,看到牛郎與織女。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一○.雜說下》。或以為漢張騫尋河源,而乘木筏到天河。見《太平御覽.卷五一.地部.石》引《荊楚歲時記》。后比喻登天。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況復(fù)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飆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br>唐.李商隱〈??汀翟姡骸负?统碎渡献戏?,星娥罷織一相聞。」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