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火 píng ān huǒ 平安火 唐 代每三十里置一堠,每日初夜舉烽火報無事,謂之“平安火”。 唐 元稹 《遣行》詩:“迎候人應少,平安火莫驚。” 唐 姚合 《窮邊詞》:“沿邊千里渾無事,唯見平安火入城?!薄顿Y治通鑒·唐肅宗至德元載》:“及暮,平安火不至,上始懼?!?胡三省 注:“《六典》:‘ 唐 鎮(zhèn)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咳粘跻?,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時守兵已潰,無人復舉火?!?清 錢謙益 《贈翁朔州兆吉》詩之一:“佛燈長似平安火,詩債渾如簿領塵?!?/p>
唐代在邊塞地區(qū)每隔三十里就設置一座烽火臺,平日無事時,入夜施放烽火以報平安,稱為「平安火」。
宋.陸游〈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夢從大駕親征盡復漢唐故地〉詩:「苜蓿峰前盡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br>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