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使 防御使,官名。唐代開始設置的地方軍事長官。唐代防御使全稱為防御守捉使。有都防御使、州防御使兩種。州防御使最早見于圣歷元年(698年),唐朝以夏州都督領鹽州防御使。開元二年(714年),又授薛訥為隴右防御使。唐玄宗李隆基為平定安祿山的叛亂,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詔令在軍事沖要地區(qū)置防御使,次年正月以許遠為睢陽郡太守兼防御使,隨后在河南、河北、河東、關內、山南、劍南等地設置。至德元年(756)后,置于中原大都、軍事要地,掌管軍事,由刺史兼任,后又常與團練使互兼。肅宗寶應元年(762)五月,詔停諸州防御使。但不久,代宗又復置,并一直延續(xù)到唐末五代。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