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幣 名詞,也稱楮券。中國舊式紙幣的別稱。因楮皮可以造紙,統(tǒng)稱紙為楮,故有此名。周必大《二老堂雜志》卷四:“近歲用會子,蓋四川交子法,特官券耳。不知何人目為楮幣,……遂入殿試御題?!薄端问?席旦傳》:“蜀用鐵錢,以其艱于轉(zhuǎn)移,故權以楮券?!?/p>
宋代發(fā)行的紙幣。因多用楮皮制造的紙印成,故稱為「楮幣」。
《宋史.卷四三六.儒林傳六.李道傳傳》:「道傳應詔言楮幣之換,官民如讎;鈔法之行,商賈疑怨,賦斂增加,軍將推剝,皆切中時病?!?br>也稱為「楮券」。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