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風紀法度。
⒉ 古代御史掌糾彈百官,正吏治之職,故以“風憲”稱御史。
⒊ 泛指監(jiān)察、法紀部門。
⒋ 莊嚴整飭;威風。
⒈ 風紀法度。
引《后漢書·皇后紀序》:“爰逮 戰(zhàn)國,風憲逾薄,適情任欲,顛倒衣裳,以致破國身亡,不可勝數(shù)?!?br />唐 竇常 《和裴端公樞蕪城秋夕簡遠近親知》:“漢 廷風憲在,應念匪躬人。”
孫中山 《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中國 從古以來,本有御史臺主持風憲,然亦不過君主的奴僕,沒有中用的道理?!?/span>
⒉ 古代御史掌糾彈百官,正吏治之職,故以“風憲”稱御史。
引唐 元結 《辭監(jiān)察御史表》:“臣自布衣,未踰數(shù)月,官忝風憲,任廉戎旅?!?br />宋 司馬光 《初除中丞上殿札子》:“臣蒙陛下圣恩,拔於眾臣之中,委以風憲,天下細小之事,皆未足為陛下言之?!?/span>
⒊ 泛指監(jiān)察、法紀部門。
引宋 陳亮 《謝張侍御啟》:“風憲之地,執(zhí)守是先;才智之淵,選掄不易?!?br />清 李漁 《憐香伴·冤褫》:“他懷恨教官,方才在門外相值,不分師長,開口就駡,揮拳就打,故此驚了風憲?!?/span>
⒋ 莊嚴整飭;威風。
引明 湯顯祖 《牡丹亭·索元》:“到 長安 日邊。果然風憲,九市三街排場遍?!?br />清 李漁 《玉搔頭·得像》:“奉旨尋簪忒風憲,地皮翻盡何曾見?”
⒈ 風紀法度。
引《后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上·序》:「爰逮戰(zhàn)國,風憲逾薄,適情任欲,顛倒衣裳。」
⒉ 掌管風紀的官吏。
引唐·張謂〈送韋侍御赴上都〉詩:「天朝辟書下,風憲取才難?!?/span>
⒊ 比喻莊嚴。
引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五二出》:「到長安日邊,果然風憲,九街三市排場遍。」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