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傜伇"。 2.古代官方規(guī)定的平民(主要是農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時期內或特殊情況下所承擔的一定數(shù)量的無償社會勞動。一般有力役﹑軍役和雜役。歷代以來,名目繁多,辦法苛嚴。
舊時國家規(guī)定男子有服勞役的義務,包括修筑城池、造橋鋪路、防衛(wèi)鄉(xiāng)里、戍守邊疆等。《南史.卷七○.循吏傳.序》:「繼以昏亂,政由群孽,賦調云起,傜役無度?!埂顿Y治通鑒.卷四五.漢紀三十七.明帝永平十二年》:「是時,天下安平,人無傜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挂沧鳌羔嬉邸?。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