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伏:屈服;燒埋:燒埋銀錢,舊時官府向殺人犯追繳賠給死者家屬的埋葬費。比喻不伏罪或不聽勸解?!境鎏帯吭た颠M之《地逵負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燒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來?!薄臼纠课矣植桓耶攺d抵賴,恰待分說,又道咱家~。 ◎《元曲選·爭報恩》二【近義詞】自以為是【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形容自以為是與自高自大的樣子
燒埋,元代對于負命案責任的人,除判決刑罰外,另外必須付給苦主賠償金,作為死者燒埋的費用。后以不伏燒埋比喻不服罪、不甘心。元.李直夫《虎頭牌.第四折》:「便死也只吃杯淡酒何傷害?到底個不伏燒埋。」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你待教我從實取責,我又不敢當廳抵賴,恰待分說,又道咱家不伏燒埋?!挂沧鳌覆环瘛?。
【解釋】伏:屈服;燒埋:燒埋銀錢,舊時官府向殺人犯追繳賠給死者家屬的埋葬費。比喻不伏罪或不聽勸解。
【出處】元·康進之《地逵負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燒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來?!?/p>
【示例】我又不敢當廳抵賴,恰待分說,又道咱家~。◎《元曲選·爭報恩》二
【近義詞】自以為是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形容自以為是與自高自大的樣子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