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國漢代,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后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漢代規(guī)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據《西京雜志》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這種玉匣就是人們日常說的金縷玉衣。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征。
金縷玉衣jīnlǚ-yùyī
[jadeburialsuit]中國漢代皇帝和貴族的殮服。按死者等級分為金縷、銀鏤、銅縷。1968年滿城漢墓出土的兩套金縷玉衣,保存完整,形狀如人體,各由兩千多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每塊玉片的大小和形狀都經過嚴密設計和精細加工,可見當時高超的手工藝水平
古代皇帝和貴族死時穿用的葬服。整件衣服以玉片和金絲、銀絲或銅絲編結而成。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