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學 碑學,是研究考訂碑刻源流、時代、體制、拓本真?zhèn)魏臀淖謨?nèi)容等的學問,也指崇尚碑刻的書法流派,與“帖學”相對。碑學有“專指北碑”“北碑加篆隸”“北碑加唐碑”等三種基本含義。碑學始于宋代,興盛于清代中葉以后。
崇尚碑刻的書派,與帖學相對稱。碑學原本相當發(fā)達,至唐,由于太宗偏愛王羲之、獻之的帖書,一度使碑學趨于衰微,直至清嘉慶、道光以后,阮元倡為南北書派論,碑學始得以復(fù)興。
研究考訂碑刻的時代、體制、真?zhèn)?、?nèi)容、鑒賞等問題的學問。如趙明誠的《金石錄》、郭宗昌的《金石史》等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