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絀 拼音:tuì chù 注音: 亦作“ 退絀 ”。 1.廢免;罷退。 晉 王嘉 《拾遺記·吳》:“后有貪寵求媚者,言夫人幻耀于人主,因而致退黜?!薄赌淆R書·褚淵傳》:“今受祿弗辭,退絀斯愿,于臣名器,非曰貶少,萬物耳目,皎然共見,寧足仰延圣慮,稍垂矜惜?!?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至于大臣退黜,百官得罪,多自局中。御史之權(quán),反在其下矣?!?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一:“甲申三月,適逢嚴旨,樞廷五大臣全行退黜,降罰有差,北屋為之一空?!?2. 退落;下降。 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 咸通 、 干符 之際, 龍門 有萬仞之險,鶯谷無孤飛之羽,才名則 溫岐 、 韓銖 、 羅隱 ,皆退黜不已?!?/p>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