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等候批覆。
⒉ 特指州縣判決罪人死刑后,申報朝廷,等候批準處決。
⒈ 等候批覆。
引《晉書·劉頌傳》:“時 蜀 新平,人饑土荒, 頌 表求振貸,不待報而行,由是除名?!?br />《周書·長孫儉傳》:“儉 舊嘗詣闕奏事,時值大雪,遂立於雪中待報,自旦達暮,竟無惰容。”
《新唐書·嚴郢傳》:“御史臺請?zhí)煜聰嗒z一切待報,唯殺人許償死,論徒者得悉徙邊。”
⒉ 特指州縣判決罪人死刑后,申報朝廷,等候批準處決。
引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三折:“一個待報的犯婦,不知為甚么?好是凄慘也呵!”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二折:“大人, 張鼎 行至稟墻邊,見一個待報的囚人,稱冤叫屈。”
《元史·刑法志一》:“自后繼體之君,惟刑之恤,凡郡國有疑獄,必遣官覆讞而從輕,死罪審録無冤者,亦必待報,然后加刑?!?/span>
⒈ 準備處決。
引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犯婦當(dāng)面,則這個是那待報的女囚?!?/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