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飛舞的神。梵語稱神為提婆,因提婆有‘天 ’的意思,所以漢語譯為飛天。
⒈ 飛向天空。
引唐 李邕 《日賦》:“乍出海而融朗,忽飛天而光大。”
唐 韋執(zhí)中 《白云無心賦》:“徒見其紆餘上漢,繚繞飛天?!?/span>
⒉ “飛龍在天”的略稱。比喻王者得天下,有龍興之象。
引語出《易·乾》:“九五,飛龍在天。”
孔穎達 疏:“猶若圣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br />唐 黃滔 《周以龍興賦》:“一旦飛天,霹破 殷辛 之國?!?/span>
⒊ 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神。梵語稱神為“提婆”。因“提婆”有天的意思,故譯為飛天。
引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祁連山下》:“窟頂有蓮花。四角上,飛天翱翔。”
⒈ 在空中飛翔的神仙。佛教石刻壁畫中常有飛天的造像。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