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儒家喪制。謂居喪哀毀,但不應因此喪生。
⒈ 儒家喪制。謂居喪哀毀,但不應因此喪生。
引《孝經(jīng)·喪親》:“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圣人之政也?!?br />唐玄宗 注:“不食三日,哀毀過情;滅性而死,皆虧孝道。故圣人制禮施教,不令至於殞滅?!?br />《孔子家語·本命》:“故為父母斬衰三年,以恩制者也……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練,毀不滅性,不以死傷生?!?br />《梁書·昭明太子統(tǒng)傳》:“毀不滅性,圣人之制。”
亦作“毀不危身”。 《禮記·檀弓下》:“喪不慮居,毀不危身。喪不慮居,為無廟也;毀不危身,為無后也。”
鄭玄 注:“謂憔悴將滅性?!?/span>
⒈ 居喪固應哀傷,但不應因此而傷及自己的身體。
引《孝經(jīng)·喪親章》:「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圣人之政也?!?br />《梁書·卷八·昭明太子傳》:「毀不滅性,圣人之制。禮,不勝喪比于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毀如此!可即強進飲食。」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