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缺損不全;欠缺。
⒈ 缺損不全;欠缺。
引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若僕大質已虧缺矣。雖材懷 隨 和,行若 由 夷,終不可以為榮,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
唐 劉知幾 《史通·點繁》:“如其間有文句虧缺者,細書側注于其右?!?br />明 劉基 《養(yǎng)志齋記》:“孔 門弟子,以孝稱于圣人而揚于后世者, 閔子、曾子 而已。 游 夏 之徒,則各有虧缺。”
鍾敬文 《我的這顆心兒》:“我的這顆心兒,有如長空皎月:有時滿吐光明,有時形象虧缺?!?/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