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歸順;歸附。
英submit as vassal;
⒉ 古代稱女子出嫁(從夫家方面說)
英(of woman) be married into husband's home;
⒊ 歸來,回來。
英return;
⒈ 回來;歸來。
引《詩·小雅·六月》:“吉甫 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 鎬,我行永久。”
朱熹 集傳:“多受福祉,蓋以其歸自 鎬 而行永久也?!?br />南唐 馮延巳 《采桑子》詞:“玉堂香煖珠簾捲,雙燕來歸,君約佳期,肯信韶華得幾時(shí)?”
明 馮夢(mèng)龍 《智囊補(bǔ)·閨智·屈原姊》:“屈原 既放逐,其姊聞之,亦來歸?!?/span>
⒉ 歸順,歸附。
引《水經(jīng)注·青衣水》引《竹書紀(jì)年》:“梁惠成王 十年, 瑕 陽人自 秦 道 岷山 青衣水 來歸?!?br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聲容》:“方今圣人御世,萬國來歸,車書一統(tǒng)之朝,此等制度自應(yīng)潛革?!?br />毛澤東 《井岡山的斗爭(zhēng)》:“如此等類的話,逐漸引起敵軍士兵和無出路的下級(jí)官長(zhǎng)對(duì)我們注意,自拔來歸的將日益增多,紅軍擴(kuò)充,又是一條來路。”
⒊ 謂已嫁之女為夫家所棄而返母家。
引《左傳·莊公二十七》:“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br />杜預(yù) 注:“歸,不反之辭?!?br />孔穎達(dá) 疏:“見絶而出,則以來歸為辭,來而不反也。”
⒋ 前來饋送。歸,通“饋”。
引《左傳·隱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 咺 來歸 惠公 仲子 之賵?!?br />孔穎達(dá) 疏:“賵者,助喪之物?!?br />《左傳·隱公八年》:“三月, 鄭伯 使 宛 來歸 祊,不祀 泰山 也?!?/span>
⒈ 歸來、回來。
引《詩經(jīng)·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br />《文選·張衡·南都賦》:「揔萬乘兮徘徊,按平路兮來歸?!?/span>
⒉ 離婚,女子被夫家遣歸。
引《左傳·莊公二十七年》:「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 ?!?/span>
⒊ 嫁來夫家。
引清·歸有光〈先妣事略〉:「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來歸?!?/span>
⒋ 來歸附、來投誠。
引唐·韓愈〈圩者王承福傳〉:「天寶之亂,發(fā)人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勛,棄之來歸?!?/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qǐng)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hào)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yíng)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