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憶王孫》的古詩詞列表(55首)
憶王孫(欽譜)簡介
此詞單調(diào)三十一字者創(chuàng)自秦觀,宋元人照此填?!短綐犯纷ⅰ包S鐘宮”,《太和正音譜》注“仙呂宮”?!睹吩贰吩~名《獨(dú)腳令》,謝克家詞名《憶君王》,呂渭老詞名《豆葉黃》。陸游詞有“畫得蛾眉勝舊時”句,名《畫蛾眉》。張輯詞有“幾曲闌干萬里心”句,名《闌干萬里心》。雙調(diào)五十四字者見《復(fù)雅歌詞》,或名《怨王孫》,與單調(diào)絕不同。坊刻又有仄韻單調(diào)《憶王孫》,查系《漁家傲》一段。故譜內(nèi)不收。
憶王孫(欽譜) 格律一 單調(diào)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韻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宋元人詞悉與此同。按姜夔詞第一句“冷紅葉葉下塘秋”,“冷”字、“葉”字俱仄聲。第二句“長與行云共一舟”,“長”字平聲,“共”字仄聲。李甲詞第三句“沉李浮瓜冰雪涼”,“沉”字、“冰”字俱平聲。結(jié)句“針線慵拈午夢長”,“針”字平聲,“午”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憶王孫(欽譜) 格律二 單調(diào)三十一字,五句三平韻、兩葉韻 白樸
瑤階月色晃疏欞,銀燭秋光冷畫屏,消遣此時此夜景,步閒庭,苔浸淩波羅襪冷,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仄平韻平仄仄平仄仄仄葉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平仄仄葉
此亦元人小令,其字句與秦詞同,惟第三句與末句用葉韻異,可見詞曲一源,所辨只在用韻不同也。明楊慎《詞林萬選》云:“元曲《一半兒》,即此詞?!鄙w其末句“一半兒行書,一半兒草”,兩“兒”字皆襯字也。益可知詞與曲之分矣。
憶王孫(欽譜) 格律三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 《復(fù)雅歌辭》無名氏
湖上風(fēng)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平仄平平平仄仄韻平仄仄讀中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句仄仄仄讀平平仄韻
按周紫芝詞與此同,惟換頭句“思量千里鄉(xiāng)關(guān)道”,平仄全異。又前段第二句“紅滿地、落花誰掃”,“落”字仄聲。后段第二句“山共水、幾時得到”,“幾”字、“得”字俱仄聲。第三句“杜鵑只解怨殘春”,“杜”字、“只”字俱仄聲。結(jié)句“也不管、人煩惱”,“不”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憶王孫(龍譜)簡介
單調(diào)小令,又名《豆葉黃》、《闌干萬里心》。三十一字,五平韻。
憶王孫(龍譜) 格律一 定格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
宋代:李重元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
宋代:謝克家依依宮柳拂宮墻。
樓殿無人春畫長。
子歸來依舊忙。
憶君王。
月破黃昏人斷腸。 -
元代:善住悠悠長是白云間。
猿鳥漁樵共往還。
倚個喬松看遠(yuǎn)山。
少機(jī)關(guān)。
世上 -
元代:善住悠悠長是白云間。
猿鳥漁樵共往還。
倚個喬松看遠(yuǎn)山。
少機(jī)關(guān)。
世上 -
元代:善住一株閑伴霜陵橋。
斜倚東風(fēng)學(xué)舞腰。
游子尋春駿馬驕。
欲魂銷。
和雨 -
元代:善住天涯芳草碧萋萋。
何事王孫去不歸。
城郭雖是人民非。
信音稀。
幾度 -
元代:善住一株閑伴霜陵橋。
斜倚東風(fēng)學(xué)舞腰。
游子尋春駿馬驕。
欲魂銷。
和雨 -
元代:善住天涯芳草碧萋萋。
何事王孫去不歸。
城郭雖是人民非。
信音稀。
幾度 -
元代:善住半生長是白云間。
猿鳥漁樵共往還。
倚個喬松看遠(yuǎn)山。
少機(jī)關(guān)。
世上 -
宋代:無名氏楊柳風(fēng)前旗鼓鬧。
正陌上、閑花芳草。
忍將愁眼覰芳菲,人未老。
春先老。
長安比日知多少。
日易見、長安難到。
無情苕水不西流,漸迤邐、仙舟小。 -
宋代:無名氏夢斷漏悄。
愁濃酒惱。
寶枕生寒,翠屏向曉。
門外誰掃殘紅。
夜來風(fēng)。
玉簫聲斷人何處。
春又去。
忍把歸期負(fù)。
此情此恨此際,擬托行云。
問東君。 -
宋代:張元干霽雨天迥。
平林煙暝。
燈閃沙汀,水生釣艇。
樓外柳暗誰家。
亂昏鴉。
相思怪得今番甚。
寒食近。
小砑魚箋信。
屏山交掩,微醉獨(dú)倚欄干。
恨春寒。 -
宋代:張元干小院春晝。
晴窗霞透。
把雨燕脂,倚風(fēng)翠袖。
芳意惱愉多。
暖金荷。
多情不分群葩后。
傷春瘦。
淺黛眉尖秀。
紅潮醉臉。
半掩花底重門。
怨黃昏。 -
元代:王哲人云口是禍之門。
我道舌為禍本根。
不語無言沒討論。
度朝昏。
便是 -
元代:王哲分明七寶更休論。
七座門開各有門。
一四一三各彼吞。
返陽魂。
便是 -
元代:王哲長安為甚便歸來。
使我蓮花五葉開。
別有清光舊鎮(zhèn)醅。
獨(dú)傾杯。
免了 -
元代:王哲四宵得得并無寒。
深謝孫公青顧看。
霞袖分開拂霧端。
入長安。
回首 -
元代:馬鈺麻衣紙襖度冬寒。
暖閣紅爐永不堪。
認(rèn)正些兒理端的。
氣神安。
結(jié)就 -
元代:馬鈺心清步步入玄門。
意靜**溉本根。
驀地聽聞沒口論。
性無昏。
一點(diǎn) -
元代:馬鈺風(fēng)仙師你妙談?wù)摗?br>說透無為清凈門。
舌上甘津味得吞。
溉精魂。
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