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杏花天》的古詩詞列表(50首)
杏花天(欽譜)簡介
蔣氏《九宮譜目》入越調(diào),辛棄疾詞名《杏花風(fēng)》。此調(diào)微近《端正好》,坊本頗多誤刻。今以六字折腰者為《端正好》,六字一氣者為《杏花天》。
杏花天(欽譜) 格律一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 朱敦儒
淺春庭院東風(fēng)曉,細雨打,鴛鴦寒悄,花尖望見秋千了,無路踏青斗草,
中中中中平中仄韻中中中讀中平中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平仄中平中仄韻
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若侯詞、盧詞之添字,皆變格也。按宋元人俱照此填,惟汪莘詞前段起句“殘雪林塘春意淺”,周密詞后段第三句“一色柳煙三十里”,平仄全異。謝懋詞后段起句“琵琶淚揾青衫淺”,句法全異。至江開詞前段第二句“四無人、花梢轉(zhuǎn)影”,高觀國詞后段第二句“怕行人、秋千徑里”,兩“人”字俱平聲。周密詞前后段第二句“眉柳嫩、不禁愁積”、“歌舞夢、欲尋無跡”,“眉”字、“歌”字俱平聲,“不”字、“欲”字俱仄聲。后段結(jié)句“日暮石城風(fēng)急”,“石”字仄聲,“風(fēng)”字平聲。又高觀國詞換頭句“春禽靜來窺晴晝”,“禽”字、“晴”字俱平聲。前結(jié)“舒卷清寒時候”,“清”字、“時”字俱平聲。平仄各異,譜內(nèi)據(jù)之,馀參侯詞、盧詞。
杏花天(欽譜) 格律二 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 侯寘
寶釵整鬢雙鸞斗,睡才醒,薰風(fēng)襟袖,彩絲皓腕宜清晝,更艾虎,衫兒新就,
仄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仄讀平平平仄韻仄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讀平平平仄韻
此與朱詞同,惟前段結(jié)句添一襯字,換頭七字不作上三下四句法異。
杏花天(欽譜) 格律三 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 盧炳
鏤冰剪玉工夫費,做六出,飛花亂墜,舞風(fēng)情態(tài)誰相似,算祇有,江梅可比,
仄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讀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仄讀平平仄仄韻
此亦與朱詞同,惟前后段兩結(jié)句各添一字異。
-
宋代:陸游老來駒隙駸駸度。
筭只合、狂歌醉舞。
金杯到手君休訴。
看著春光又暮。
誰為倩、柳條系住。
且莫遣、城笳催去。
殘紅轉(zhuǎn)眼無尋處。
盡屬蜂房燕戶。 -
宋代:無名氏婺星呈瑞,對春馀幾許,日臨三九。
正屬我姑初度旦,帨設(shè)當年門右。
綠鬢猶新,紅顏未改,真月宮仙友。
柏舟節(jié)義,富而榮貴長守。
況有詵桂青春,潛心黃卷,指日功名就。
女郎乘龍全四德,未老得閑仁壽。
天命方知,歲饑常賑,陰德還多有。
麻姑王母,年年同宴春酒。 -
宋代:無名氏畫堂簾幕香風(fēng)細。
郁郁南陽佳氣。
歡傳吉夢占蛇虺。
此日還當一歲。
華筵外、初隨彩戲。
早已似、文姬聰慧。
佇看色動門闌喜。
便有乘龍佳婿。 -
宋代:無名氏弟兄舊說河?xùn)|鳳。
怎得似、君家伯仲。
一雙白璧殷勤種。
齊向金屏選中。
乘龍去、門闌喜動。
管取早葉、熊羆吉夢。
兒孫不與塵埃共。
總是龍駒鳳種。 -
宋代:姜夔丙午之冬,發(fā)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風(fēng)月清淑,小舟掛席,容與波上。
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
又將愁眼與春風(fēng),待去,倚蘭橈更少駐。
金陵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
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更移舟向甚處? -
宋代:姜夔綠絲低拂鴛鴦浦。
想桃葉、當時喚渡。
又將愁眼與春風(fēng),待去。
倚蘭橈、更少駐。
金陵路。
鶯吟燕舞。
算潮水、知人最苦。
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
更移舟、向甚處。 -
元代:邵亨貞月明消卻娃宮酒。
聽吹笛、清寒滿*。
向時雙漿載離愁、去后。
幾春風(fēng)、待問柳。
謾回首。
三江渡口。
念西子、如今在否。
上方鐘動客*開、別久。
寄新詩、興未有。 -
宋代:朱敦儒殘春庭院東風(fēng)曉。
細雨打、鴛鴦寒峭。
花尖望見秋千了。
無路踏青斗草。
人別后、碧云信杳。
對好景、愁多歡少。
等他燕子傳音耗。
紅杏開也未到。 -
宋代:朱敦儒聽蟬翦葉迎秋燕。
畫戟散、金鋪開遍。
清風(fēng)占住秦箏怨。
樓上衙牌易晚。
飛雨過、繡幕盡卷。
借水沈、龍涎旋碾。
金盆弄水停歌扇。
涼在冰肌粉面。 -
宋代:朱敦儒掛簾等月闌干曲。
厭永晝、勞煙倦局。
單衣汗透鮫綃縮。
脫帽梳犀枕玉。
移床就、碧梧翠竹。
寄語倩、姮娥伴宿。
輕風(fēng)淡露清涼足。
云綴銀河斷續(xù)。 -
宋代:曹勛桃蕊初謝,雙燕來后,枝上嫩苞時節(jié)。
絳萼滋浩露,照曉景、裁翦冰綃禁格。
煙傳靚質(zhì)。
似淡拂、妝成香頰。
看暖日、催吐繁英,占斷上林風(fēng)月。
壇邊曾見數(shù)枝,算應(yīng)是真仙,故留春色。
頓覺偏造化,且任他、桃李成蹊誰說。
晴霽易雪。
待對飲、清賞無歇。
更愛惜、留引鷴禽,未須再折。 -
宋代:史浩夢魂飛過屏山曲。
見依舊、如花似玉。
天寒翠袖依修竹。
兩點春山斗綠。
披衣起、閑愁萬斛。
正月淡、梅花照屋。
重溫繡被薰清馥。
不管明燒畫燭。 -
宋代:趙彥端當時眾里聞新曲。
拚一醉、移舟換燭。
清波快送仙帆幅。
十里披煙泛玉。
誰知度、春寒夜獨。
常記恨、花闌漏促。
西風(fēng)渡口蓮堪束。
一枕新涼會足。 -
宋代:趙彥端風(fēng)韶雨潤催花候。
嘆春恨、年年常有。
桃蹊杏陌相期久。
一為東君試手。
匆匆去、那人信否。
襟淚漬、粉香依舊。
單衣煮酒重來后。
好與看承人瘦。 -
宋代:陸游老來駒隙骎骎度。
算只合、狂歌醉舞。
金杯到手君休訴。
看著春光又暮。
誰為倩、柳條系住。
且莫遣、城笳催去。
殘紅轉(zhuǎn)眼無尋處。
盡屬蜂房燕戶。 -
宋代:呂勝己當年悔我拋生計。
趁升斗、蠻鄉(xiāng)遠地。
誰知事向無心起。
回首邯鄲夢里。
風(fēng)雪滿□□□□。
最好處、吳頭楚尾。
青山本是強人意。
更時見、梅花助美。 -
宋代:趙長卿乍涼淅淅風(fēng)生幕。
人獨在、朱欄翠閣。
吹簫信杳爐香薄。
眉上新愁又覺。
從前事、擬將拚卻。
夢不斷、花梢柳萼。
一杯睡起誰同酌。
斜日陰陰轉(zhuǎn)角。 -
宋代:辛棄疾牡丹比得誰顏色。
似宮中、太真第一。
漁陽鼙鼓邊風(fēng)急。
人在沈香亭北。
買栽池館多何益。
莫虛把、千金拋擲。
若教解語傾人國。
一個西施也得。 -
宋代:辛棄疾牡丹昨夜方開遍。
畢竟是、今年春晚。
荼_付與薰風(fēng)管。
燕子忙時鶯懶。
多病起、日長人倦。
不待得、酒闌歌散。
副能得見茶甌面。
卻早安排腸斷。 -
宋代:石孝友把杯莫唱陽關(guān)曲。
行客去、居人恨_。
屏山似展江如簇。
不見尊前醉玉。
鵑啼處、怨聲裂竹。
問后夜、蘭舟那宿。
帛書早系征鴻足。
腸斷弦孤怎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