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大全

[唐代] 王仁裕
王仁裕,生于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邦(天水市秦城區(qū))人的王仁裕(字德葷),正處于唐末這樣一個大分裂的時代。公元905年的秦州,處于攻殺鳳翔節(jié)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節(jié)度使并且自封為“隴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貞的天地,這時王仁裕二十六歲,為李茂貞屬下秦州節(jié)度使李繼祟幕僚——秦州 節(jié)度判官。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后唐、后晉、后漢為官,官及翰林學(xué)士、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時也開始了他勤勉治學(xué)、賦詩作文的創(chuàng)作歷程, “有詩萬余首,勒成百卷”(《舊五代史·王仁裕傳》)。

[唐代] 韋蟾
韋蟾 [唐](公元?年至八七三年左右)字隱珪,下杜(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人。大中七年登進(jìn)士及第,辟徐商襄陽掌書記。咸通中,歷翰林學(xué)士、中書舍人、刑部侍郎。乾符初,出為鄂岳觀察使。咸通末,終尚書左丞。其在襄陽與徐商等唱和詩編為《漢上題襟集》,已佚。《生平事跡見《翰苑群書》卷上丁居晦《重修承旨學(xué)士壁記》、《舊唐書》卷一八九、《唐詩紀(jì)事》卷五八。蟾所作詩,《全唐詩》今存十首。

[唐代] 孟遲
孟遲(約公元八五九年前后在世)字遲之,(全唐詩云:一作升之;文獻(xiàn)通考作孟達(dá)。字叔之)唐朝平昌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宣宗大中末前后在世。有詩名,尤工絕句。與顧非熊甚相得,于會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同舉進(jìn)士第。亦與杜牧友善,遲至池州,牧作詩送之。

[唐代] 熊孺登
熊孺登,鐘陵(今江西省進(jìn)賢縣)人,約唐憲宗元和(806—820)前后在世。元和年間(806—820)登進(jìn)士第,為四川藩鎮(zhèn)從事,與白居易、劉禹錫友善,時相贈答。白居易《洪州逢熊孺登》、劉禹錫《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表達(dá)了他們之間情誼。他勤于創(chuàng)作,寫詩很多,而傳于后世的僅存詩集一卷。其中贈答應(yīng)酬之作較多,佳句不少。有些詩句感情真摯、動人,為時所傳誦。

[唐代] 崔信明
崔信明,生卒年不詳。唐初官吏、詩人。青州益都(今山東省益都)人。頗有文采,博覽群書,思維敏捷,下筆成章。隋煬帝時,任堯城令。隋末,其族弟參加竇建德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曾懇勸他投義軍,堅不肯從,后再三請讓,仍不從,逾城而逃,隱于太行山。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任興勢丞,遷秦川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