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的詩詞(21首)

王鏊的簡介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學家。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震澤先生,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十六歲時國子監(jiān)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弘治時歷侍講學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博學有識鑒,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
-
明代:王鏊秋入吳江一葉飛,歸來游子著朝衣。
鄉(xiāng)人始識文章貴,仕路休嫌定省稀。
寶帶橋邊舟泛泛,白云司里樹依依。
路經震澤人應問,太史周南胡不歸。 -
明代:王鏊兒胡兒,女胡女,女嫁胡兒娶胡婦。
唯有老身從漢來,椎結氈裘作胡語。
當時從駕土木間,匈奴驅我不得還。
朝看鷂兒嶺,暮宿木葉山。
昔聞青冢今始睹,幾過蘇卿持節(jié)處。
胡風獵獵胡霜飛,聽罷胡笳淚如注。
胡中洵樂漢自親,呼韓猶作南朝賓。
款關不用通事語,三十年前我漢人。
奉天殿前拜天子,封爵歸來認鄰里。
南街北巷爭聚觀,家人見我還驚起。
男襲冠裳女繡襦,今日漢入昨日胡。
回思李陵并衛(wèi)律,漠北高墳空突兀。 -
明代:王鏊茫茫大海浮穹壤,日月升沉鰲背上。
其間物怪何所無,海馬天吳大如象。
有魚如屋鱟如帆,蝦最細微猶十丈。
鬇鬡怒氣須如戟,力戰(zhàn)洪濤欲飛出。
江湖魚蟹總蜉蝣,畜眼平生未曾識。
畫工何處寫汝真,夢中曾到長須國。
黑風吹海浪如山,魚龍變化須臾間。
從龍愿作先驅去,去上青天生羽翰。 -
明代:王鏊二月南宮看柳條,知君已上秣陵橈。
楊家制作多傳后,蘇子文章合在朝。
夢草池邊歌郢雪,雨花臺上望江潮。
誰知東上門前路,此后行來分外遙。 -
明代:王鏊逢君未久送君行,十載同窗幾日情。
平獄舊推于定國,按刑新過漢陽城。
雁回千里書須寄,春到三湘草自生。
收拾楚材歸藥籠,湖南賓客總知名。 -
明代:王鏊人生七十古來少,嗟我如今已半之。
來日更添如許久,余生能得幾多時。
功名似昚長遭退,學問如船逆上遲。
萬事悠悠只如此,青山能負白云期。 -
明代:王鏊奉天朝罷曉曈昽,敕使傳宣御苑東。
好雨晴時三月里,鑾輿遙過百花中。
東皇默運無言化,南國新收不戰(zhàn)功。
歸坐明堂還布德,豫游分與萬方同。 -
明代:王鏊賡歌千載盛明良,宸翰如今更煒煌。
漫衍魚龍看未了,梨園新部出《西廂》。 -
明代:王鏊北固山前駐翠華,殷勤來訪相臣家。
太湖怪石慚多幸,也得相隨載后車。 -
明代:王鏊趙普元為社稷臣,君臣魚水更何人。
難虛雪夜相逢意,海錯猶堪佐酒巡。 -
明代:王鏊三顧頻繁亦未閑,金陵東下是金山。
分明鐵甕頭邊路,載得賢人與共還。 -
明代:王鏊二水三山入豫游,八方無事更何憂。
秦淮流水悠悠在,好與官家造酒樓。 -
明代:王鏊燕云漠漠鎖重樓,八駿驅馳正未休。
莫道十旬猶不返,金陵原是帝王州。 -
明代:王鏊縛得蹤王氣轉雄,凱歌聲里擁元戎。
發(fā)縱不用蕭丞相,合與官家第一功。 -
明代:王鏊彭蠡風帆一箭收,九江安慶是安流。
說與藩王徐送款,親臣無數(shù)要封侯。 -
明代:王鏊安化跳梁即日平,中原群盜敢縱橫。
鴻都造亂誰堪使,除是君王自領兵。 -
明代:王鏊少年天子重邊功,烏帽戎衣手角弓。
行遍漁陽并上谷,并無虜騎到云中。 -
明代:王鏊白草茫茫走亂沙,邊風獵獵動胡笳。
燕山臺殿雖然好,宣府元來我是家。 -
明代:王鏊災橫被十三州,百萬蒼生手撫柔。
憲府乍臨新邑洛,宣房已復舊河流。
衣冠南渡仍余宋,瀍澗東來尚自周。
列郡分明望豐采,安危須共主分憂。 -
明代:王鏊東角門前十館開,史家自昔總難才。
病容野客隨行入,遠喜諸公取次來。
氣合每聯(lián)朝食坐,事多長后午朝回。
揚雄識字今誰及,疑義須煩一一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