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熙的詩詞(314首)

林景熙的簡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chuàng)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xiāng)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
宋代:林景熙珠亡忽震蛟龍睡,軒敝寧忘犬馬情。
親拾寒瓊出幽草,四山風雨鬼神驚。 -
宋代:林景熙天寶詩人詩有史,杜鵑再拜淚如水。
龜堂一老旗鼓雄,勁氣往往摩其壘。
輕裘駿馬成都花,冰甌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節(jié)半海宇,歸來鏡曲盟鷗沙。
詩墨淋漓不負酒,但恨未飲月氏首。
床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發(fā)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
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
宋代:林景熙山風吹酒醒,秋入夜燈涼。
萬事已華發(fā),百年多異鄉(xiāng)。
遠城江氣白,高樹月痕蒼。
忽憶憑樓處,淮天雁叫霜。 -
宋代:林景熙權(quán)臣坐偃月,棄官如飄蓬。
及茲顛沛秋,翻然挺孤忠。
一死未得所,綱羅掛秋鴻。
渡淮已不食,蛻槁夷齊風。 -
宋代:林景熙垂垂大夏顛,一木枝無力。
精衛(wèi)悲滄溟,銅駝化荊棘。
英風傲幾砧,濱死猶鐵脊。
血染沙場秋,寒日亦為碧。 -
宋代:林景熙漢日落西崦,孤彗明中州。
玄德負英猛,欲挽無萬牛。
龍鳳一已逝。
期人復安求。
區(qū)區(qū)守江左,老此以菟裘。
大義固不識,卑哉孫仲謀。 -
宋代:林景熙淪惡易如墜,進善難如登。
危哉方寸地,風雨吹冥冥。
尺水增丈波,鰍鱔亦不鯨。
海??兆円?,天地終清寧。 -
宋代:林景熙青蓮不隨劫,金鼎能回枯。
吾道寄流水,此外何所須。
豈不念百年,奄忽歸丘墟。
生死同書夜,逆天詎敢居。 -
宋代:林景熙子有憂世心,蒿然見眉睫。
崇交擬昔人,西風寄三疊。
作詩匪雕鎪,要與六義涉。
臣甫再拜鵑,高風或可躡。
肯作蟋蟀鳴,悲涼和秋葉。 -
宋代:林景熙鳳德嗟已衰,宣尼欲浮海。
賴有載道經(jīng),神功補元宰。
刪詩挽風變,系易憂世駭。
春秋筆削嚴,西秦書乃采。
微義將警周,逆悲大運改。
悠悠千古心,后死文乃在。 -
宋代:林景熙老來屏人事,北窗寄高眠。
飄飄御風遠,銀闕開九天。
虎豹不見嗔,豈予有仙緣。
玉座覆紅云,香爐霏紫煙。
黃冠立小兆,冉冉導我前。
下土蟻虱臣,微衷懷欲宣。
兵戈幸休息,饑饉方連綿。
洪惟大生德,寔制水旱權(quán)。
愿言回哀眷,與世蘇倒懸。
皇靈閔臣請,曰其啟豐年。
再拜謝闕下,回飚墮林泉。
夜雷聲殷殷,甘澤朝盈田。
沈思喜且驚,魂交非偶然。
士抱當世憂,天猶為之鄰。
況此咎證臻,庸非燮理愆。
貞觀有房杜,斗米曾三錢。 -
宋代:林景熙百感湊孤夜,江樓起呼月。
秋蟲聲轉(zhuǎn)悲,念此眾芳歇。
人生非金石,青鬢忽已雪。
逾淮橘心移。
出山泉性汩。
猗蘭抱孤芳,不受宿莽沒。 -
宋代:林景熙踆烏不傍飛,斂景下蒙谷。
征途險在前,而況車折軸。
夸父追羲和,欲挽丹砂轂。
意遠力不任,化作鄧林木。
漫漫夜何如,長歌飯觳觫。 -
宋代:林景熙夢回荒館月籠秋,何處砧聲喚客愁。
深夜無風蓮葉響,水寒更有未眠鷗。 -
宋代:林景熙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
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
宋代:林景熙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鬢痕朝鏡覺,書味夜燈知。
夢斷潮生枕,愁新雁入詩。
思君心欲折,又負菊花期。 -
宋代:林景熙逢春感孤羈,抱古來眾吠。
如何陵谷遷,芳草亦蕭艾。
自鄰歲月晚,復覺湖海隘。
野鷗不受招,興在萬里外。 -
宋代:林景熙珠鳧玉雁又成埃,斑竹臨江首重回。
猶憶年時寒食祭,天家一騎捧香來。 -
宋代:林景熙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幾暮鴉。
水到蘭亭轉(zhuǎn)嗚咽,不知真帖落誰家。 -
宋代:林景熙一捧自筑珠丘陵,雙匣猶傳竺國經(jīng)。
獨有春風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