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稚珪的詩詞(7首)
孔稚珪的簡介
孔稚珪(447~501)南朝齊駢文家。一作孔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劉宋時,曾任尚書殿中郎。齊武帝永明年間,任御史中丞。齊明帝建武初年,上書建議北征。東昏侯永元元年(499),遷太子詹事。死后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
南北朝:孔稚珪山虛鐘磬徹。
-
南北朝:孔稚珪同貧清風館。
共素白云室。 -
南北朝:孔稚珪石險天貌分。
林交日容缺。
陰澗落春榮。
寒巖留夏雪。 -
南北朝:孔稚珪孤征越清江。
游子悲路長。
二旬倐已湛。
三千眇未央。
草雜今古色。
巖留冬夏霜。
寄懷中山舊。
舉酒莫相忘。 -
南北朝:孔稚珪白馬金具裝,橫行遼水傍。
問是誰家子,宿衛(wèi)羽林郎。
文犀六屬鎧,寶劍七星光。
山虛弓響徹,地迥角聲長。
宛河推勇氣,隴蜀擅威強。
輪臺受降虜,高闕翦名王。
射熊入飛觀,校獵下長楊。
英名欺衛(wèi)、霍,智策蔑平、良。
島夷時失禮,卉服犯邊疆。
〖征〗兵〖集〗薊北,輕騎出漁陽。
集軍隨日暈,挑戰(zhàn)逐星芒。
陣移龍勢動,營開虎翼張。
沖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湯。
塵飛戰(zhàn)鼓急,風交征旆揚。
轉斗平華地,追奔掃帶方。
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力彰。
會令千載后,流譽滿旗常。 -
南北朝:孔稚珪驥子局且鳴。
鐵陣與云平。
漢家嫖姚將。
馳突匈奴庭。
少年鬬猛氣。
怒發(fā)為君征。
雄戟摩白日。
長剛斷流星。
早出飛狐塞。
晚泊樓煩城。
虜騎四山合。
胡塵千里驚。
嘶笳振地響。
吹角沸天聲。
左碎呼韓陣。
右破休屠兵。
橫行絕漠表。
飲馬瀚海清。
隴樹枯無色。
沙草不常青。
勒石燕然道。
凱歸長安亭。
縣官知我健。
四海誰不傾。
但使強胡滅。
何須甲第成。
當今丈夫志。
獨為上古英。 -
南北朝:孔稚珪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然而學遁東魯,習隱南郭,偶吹草堂,濫巾北岳。
誘我松桂,欺我云壑。
雖假容于江皋,乃纓情于好爵。
其始至也,將欲排巢父,拉許由,傲百氏,蔑王侯。
風情張日,霜氣橫秋。
或嘆幽人長往,或怨王孫不游。
談空空于釋部,覈玄玄于道流,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
及其鳴騶入谷,鶴書赴隴,形馳魄散,志變神動。
爾乃眉軒席次,袂聳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
風云凄其帶憤,石泉咽而下愴,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
至其鈕金章,綰墨綬,跨屬城之雄,冠百里之首。
張英風于海甸,馳妙譽于浙右。
道帙長擯,法筵久埋。
敲撲喧囂犯其慮,牒訴倥傯裝其懷。
琴歌既斷,酒賦無續(xù),常綢繆于結課,每紛綸于折獄,籠張趙于往圖,架卓魯于前箓,希蹤三輔豪,馳聲九州牧。
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獨舉,青松落陰,白云誰侶?磵戶摧絕無與歸,石徑荒涼徒延佇。
至于還飆入幕,寫霧出楹,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猨驚。
昔聞投簪逸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
于是南岳獻嘲,北隴騰笑,列壑爭譏,攢峰竦誚。
慨游子之我欺,悲無人以赴吊。
故其林慚無盡,澗愧不歇,秋桂遣風,春蘿罷月。
騁西山之逸議,馳東皋之素謁。
今又促裝下邑,浪栧上京,雖情殷于魏闕,或假步于山扃。
豈可使芳杜厚顏,薜荔蒙恥,碧嶺再辱,丹崖重滓,塵游躅于蕙路,污淥池以洗耳。
宜扃岫幌,掩云關,斂輕霧,藏鳴湍。
截來轅于谷口,杜妄轡于郊端。
于是叢條瞋膽,疊穎怒魄。
或飛柯以折輪,乍低枝而掃跡。
請回俗士駕,為君謝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