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風
晨風朗讀未見君子,憂心欽欽。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山有苞櫟,隰有六駮。
未見君子,憂心靡樂。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山有苞棣,隰有樹檖。
未見君子,憂心如醉。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鴥彼晨風,郁彼北林。 未見君子,憂心欽欽。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山有苞櫟,隰有六駮。 未見君子,憂心靡樂。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山有苞棣,隰有樹檖。 未見君子,憂心如醉。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晨風》佚名 古詩翻譯及注釋
翻譯
傍晚光景小鷹隼疾飛掠過,棲落在郁郁蒼蒼的北樹林。至今我還沒見過他的蹤影,內心里憂心忡忡滿懷擔心。真想不到你怎么會這樣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櫟樹,洼地里梓樹榆樹繁茂成蔭。至今我還沒見過他的蹤影,內心里滿懷悒郁憂心如焚。真想不到你怎么會這樣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唐棣,洼地里生長著如云的山梨。至今我還沒見過他的蹤跡,內心里憂心忡忡如醉如癡。真想不到你怎么會這樣呢?早忘了我啊沒有絲毫記憶!
注釋
⑴《晨風》佚名 古詩:鳥名,即鹯(zhān)鳥,屬于鷂鷹一類的猛禽。
⑵鴥(yù):鳥疾飛的樣子。
⑶郁:郁郁蔥蔥,形容茂密。
⑷欽欽:憂思難忘的樣子。朱熹《詩集傳》:“憂而不忘之貌?!?br />⑸如何:奈何,怎么辦。
⑹苞:叢生的樣子。櫟(lì):樹名。
⑺隰(xí):低洼濕地。六駁(bó):木名,梓榆之屬,因其樹皮青白如駁而得名。
⑻棣:唐棣,也叫郁李,果實色紅,如梨。
⑼樹:形容檖樹直立的樣子。檖(suí):山梨。
《晨風》佚名 古詩鑒賞
一個女子癡心地渴望著,等待著重新見到那位朝思暮想的“君子”,她望穿秋水,等得心碎神傷。其實那位“君子”,恐怕壓根兒已將她忘個罄盡。這首詩的內容實有揶揄嘲弄這位“君子”“二三其德”的況味。
全詩三章,章六句。首章用鹯鳥歸林起興,也兼有賦的成分。鳥倦飛而知返,還會回到自己的窩里,而人卻忘了家,不想回來。這位女子望得情深意切。起首兩句,從眼前景切入心中情,又是暮色蒼茫的黃昏,仍瞅不到意中的“君子”,心底不免憂傷苦澀。再細細思量,越想越怕。她想:怎么辦呵怎么辦?那人怕已忘了我!不假雕琢,明白如話的質樸語言,表達出真摯感情,使人如聞其聲,如窺其心,這是《詩經》語言藝術的一大特色。從“忘我實多”可以揣測他們間有過許許多多花間月下、山盟海誓的情事,忘得多也就負得深,這位“君子”實在是無情無義的負心漢。不過詩意表達得相當蘊藉。
“山有……隰有……”是《詩經》常出現的起興成句,用以比況物各得其宜。上古時代先民物質生活尚不豐富,四望多見山巒坑谷正是歷史的必然。那颙望著的女子瞥見《晨風》佚名 古詩鳥箭樣掠過飛入北林后,余下所見就是山坡上有茂密櫟樹和洼地里有樹皮青白相間的梓榆。三章則換了兩種樹:棣和檖。之所以換,其主要作用怕是在于換韻腳。萬物各得其所,獨有自己無所適從,那份惆悵和凄涼可想而知,心里自然不痛快。三章詩在表達“憂心”上是層層遞進的?!皻J欽”形容憂而不忘;“靡樂”,不再有往事和現實的歡樂;“如醉”,如癡如醉精神恍惚。再發(fā)展下去,也許就要精神崩潰了。全詩各章感情的遞進軌跡相當清晰和真實可信。
《晨風》佚名 古詩創(chuàng)作背景
關于此詩背景,歷代學者尚有分歧?!睹娦颉烦帧按糖乜倒珬壠滟t臣說”,朱謀瑋《詩故》持“刺棄三良說”,何楷《詩經世本古義》“秦穆公悔過說”。朱熹《詩集傳》說此詩寫婦女擔心外出的丈夫已將她遺忘和拋棄,為了自圓其說,他還特意舉了例證說:“此與《扊扅(yǎn yí)》之歌同意,蓋秦俗也。”《扊扅歌》的本事是這樣的:百里奚逃亡后當上了秦相,宴席時廳堂上樂聲齊奏。有個洗衣女傭說自己懂得音樂,于是操琴撫弦而奏,并唱道:“百里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炊扊扅。今富貴,忘我為!”百里奚聽后詢問,方知是失散的妻子,于是夫妻團圓。朱熹用秦俗來證秦風,也頗有說服力。不過詩無達詁,見仁見智,也不必泥于一說。高亨《詩經今注》云:“這是女子被男子拋棄后所作的詩。(也可能是臣見棄于君,士見棄于友,因作這首詩。)”這后面兩個“也可能”,說明了此詩的多義性。《晨風》的詩詞大意
鹯鳥如箭疾飛行,飛入北邊茂密林。沒見到君子,憂心忡忡情難平。
怎么樣怎么樣,你已把我全忘記!
山有苞櫟,洼地梓榆真斑駁。
沒見到君子,憂心忡忡難快樂。
怎么樣怎么樣,你已把我全忘記!
山有苞棣,洼地挺立那山梨。
沒見到君子,憂心忡忡似醉迷。
怎么樣怎么樣,你已把我全忘記!*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