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山亭·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朗讀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fēng)雨。
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yuǎn),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
無據(jù),和夢也新來不做。
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輕疊數(shù)重,淡著燕脂勻注。 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fēng)雨。 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yuǎn),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 無據(jù),和夢也新來不做。

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 他自創(chuàng)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書”。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趙佶 翻譯及注釋
翻譯
那杏花仿佛是能工巧匠的杰作,用潔白透明的素絲裁剪而成。那輕盈的重重疊疊的花瓣,好像均勻地涂抹著淡淡的胭脂。新的式樣,美的妝束,艷色灼灼,香氣融融。即使是蕊珠宮中的仙女,見到她也會羞愧得無地自容。但是那嬌艷的花朵最容易凋落飄零,何況還有那么多凄風(fēng)苦雨,無意也無情。這情景真是令人愁苦!不知經(jīng)過幾番暮春,院落中只剩下一片凄清。我被拘押著向北行進(jìn),憑誰來寄托這重重離恨?這雙飛的燕子,又怎能夠理解人的言語和心情?天遙地遠(yuǎn),已經(jīng)走過了萬水千山,又怎么知道故宮此時的情形?怎能不思念它呢?但也只有在夢里才能相逢??捎植恢鞘裁丛?,最近幾天,竟連做夢也無法做成。
注釋
①裁剪冰綃(xiāo),輕疊數(shù)重,淡著燕脂勻注:寫杏花的形色。冰綃,白色絲綢,用來比喻花瓣。燕脂,同胭脂。
②靚妝:用脂粉打扮。
③蕊珠宮女:仙女。蕊珠宮是道教傳說中的仙宮。
④憑寄:寄托。
⑤思量:思念。
⑥和夢也新來不做:和,連。新來,一作“有時”。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趙佶 評解
這首詞以杏花的美麗易得凋零,抒發(fā)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與俘虜兩種生活的對比,使他唱出了家國淪亡的哀音。上片描繪杏花開放時的嬌艷及遭受風(fēng)雨摧殘后的凋零。下片寫離恨。抒發(fā)內(nèi)心的故國之思。詞中以花喻人,抒寫真情實感。百折千回,悲涼哀婉。《宴山亭·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的詩詞大意
往北走到杏花剪白色的絲綢,輕輕疊成數(shù)層,淡著燕脂均勻注入。時髦的漂亮衣服,艷麗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簡直羞殺了天上的蕊珠宮女。
易得凋零,更何況,經(jīng)歷了多少無情的風(fēng)雨。
愁苦!扣問凄涼的院落,還要經(jīng)受幾番春暮?誰幫我寄去重重的離愁,這雙燕何曾,與別人交談?天遙地迵,萬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園今在何處?怎么會不想念故園,只有在夢中有時曾去。
沒有根據(jù),就連夢也難做成,因我痛苦的徹夜難眠。
*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