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送別
長亭送別朗讀(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yīng),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滾繡球]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
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
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
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捍撕拚l知?(紅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叨叨令]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有甚么心情花兒、靨兒,打扮得嬌嬌滴滴的媚;準(zhǔn)備著被兒、枕兒,只索昏昏沉沉的睡;從今后衫兒、袖兒,都揾做重重疊疊的淚。
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久已后書兒、信兒,索與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見夫人科)(夫人云)張生和長老坐,小姐這壁坐,紅娘將酒來。
張生,你向前來,是自家親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將鶯鶯與你,到京師休辱末了俺孩兒,掙揣一個狀元回來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蔭,憑著胸中之才,視官如拾芥耳。
(潔云)夫人主見不差,張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長吁科)[脫布衫]下西風(fēng)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簽著坐的,蹙愁眉死臨侵地。
[小梁州]我見他閣淚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見了把頭低,長吁氣,推整素羅衣。
[幺篇]雖然久后成佳配,奈時間怎不悲啼。
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
(夫人云)小姐把盞者?。t遞酒,旦把盞長吁科,云)請吃酒![上小樓]合歡未已,離愁相繼。
想著俺前暮私情,昨夜成親,今日別離。
我諗知這幾日相思滋味,卻原來比別離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輕遠別,情薄呵易棄擲。
全不想腿兒相挨,臉兒相偎,手兒相攜。
你與俺崔相國做女婿,妻榮夫貴,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
(夫人云)紅娘把盞者?。t把酒了)(旦唱)[滿庭芳]供食太急,須臾對面,頃刻別離。
若不是酒席間子母們當(dāng)回避,有心待與他舉案齊眉。
雖然是廝守得一時半刻,也合著俺夫妻每共桌而食。
眼底空留意,尋思起就里,險化做望夫石。
(紅云)姐姐不曾吃早飯,飲一口兒湯水。
(旦云)紅娘,甚么湯水咽得下![快活三]將來的酒共食,嘗著似土和泥。
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氣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
眼面前茶飯怕不待要吃,恨塞滿愁腸胃。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
一個這壁,一個那壁,一遞一聲長吁氣。
(夫人云)輛起車兒,俺先回去,小姐隨后和紅娘來。
(下)(末辭潔科)(潔云)此一行別無話兒,貧僧準(zhǔn)備買登科錄看,做親的茶飯少不得貧僧的。
先生在意,鞍馬上保重者!“從今經(jīng)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下)(旦唱)[四邊靜]霎時間杯盤狼藉,車兒投東,馬兒向西,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
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夢也難尋覓。
(旦云)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來。
(末云)小生這一去白奪一個狀元,正是“青霄有路終須到,金榜無名誓不歸”。
(旦云)君行別無所贈,口占一絕,為君送行:“棄擲今何在,當(dāng)時且自親。
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
”(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張珙更敢憐誰?謹(jǐn)賡一絕,以剖寸心:“人生長遠別,孰與最關(guān)親?不遇知音者,誰憐長嘆人?”(旦唱)[耍孩兒]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
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
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生前酒一杯。
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nèi)成灰。
[五煞]到京師服水土,趁程途節(jié)飲食,順時自保揣身體。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風(fēng)霜要起遲!鞍馬秋風(fēng)里,最難調(diào)護,最要扶持。
[四煞]這憂愁訴與誰?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
到晚來悶把西樓倚,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
[三煞]笑吟吟一處來,哭啼啼獨自歸。
歸家若到羅幃里,昨宵個繡衾香暖留春住,今夜個翠被生寒有夢知。
留戀你別無意,見據(jù)鞍上馬,閣不住淚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語囑付小生咱?(旦唱)[二煞]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魚雁無消息!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
此一節(jié)君須記:若見了那異鄉(xiāng)花草,再休似此處棲遲。
(末云)再誰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
(旦唱)[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
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fēng)聽馬嘶。
我為甚么懶上車兒內(nèi),來時甚急,去后何遲?(紅云)夫人去好一會,姐姐,咱家去!(旦唱)[收尾]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
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旦、紅下)(末云)仆童趕早行一程兒,早尋個宿處。
淚隨流水急,愁逐野云飛。
(下)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yīng),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滾繡球]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 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 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 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捍撕拚l知?(紅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叨叨令]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有甚么心情花兒、靨兒,打扮得嬌嬌滴滴的媚;準(zhǔn)備著被兒、枕兒,只索昏昏沉沉的睡;從今后衫兒、袖兒,都揾做重重疊疊的淚。 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久已后書兒、信兒,索與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見夫人科)(夫人云)張生和長老坐,小姐這壁坐,紅娘將酒來。 張生,你向前來,是自家親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將鶯鶯與你,到京師休辱末了俺孩兒,掙揣一個狀元回來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蔭,憑著胸中之才,視官如拾芥耳。 (潔云)夫人主見不差,張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長吁科)[脫布衫]下西風(fēng)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簽著坐的,蹙愁眉死臨侵地。 [小梁州]我見他閣淚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見了把頭低,長吁氣,推整素羅衣。 [幺篇]雖然久后成佳配,奈時間怎不悲啼。 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 (夫人云)小姐把盞者!(紅遞酒,旦把盞長吁科,云)請吃酒![上小樓]合歡未已,離愁相繼。 想著俺前暮私情,昨夜成親,今日別離。 我諗知這幾日相思滋味,卻原來比別離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輕遠別,情薄呵易棄擲。 全不想腿兒相挨,臉兒相偎,手兒相攜。 你與俺崔相國做女婿,妻榮夫貴,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 (夫人云)紅娘把盞者?。t把酒了)(旦唱)[滿庭芳]供食太急,須臾對面,頃刻別離。 若不是酒席間子母們當(dāng)回避,有心待與他舉案齊眉。 雖然是廝守得一時半刻,也合著俺夫妻每共桌而食。 眼底空留意,尋思起就里,險化做望夫石。 (紅云)姐姐不曾吃早飯,飲一口兒湯水。 (旦云)紅娘,甚么湯水咽得下![快活三]將來的酒共食,嘗著似土和泥。 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氣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 眼面前茶飯怕不待要吃,恨塞滿愁腸胃。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 一個這壁,一個那壁,一遞一聲長吁氣。 (夫人云)輛起車兒,俺先回去,小姐隨后和紅娘來。 (下)(末辭潔科)(潔云)此一行別無話兒,貧僧準(zhǔn)備買登科錄看,做親的茶飯少不得貧僧的。 先生在意,鞍馬上保重者!“從今經(jīng)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下)(旦唱)[四邊靜]霎時間杯盤狼藉,車兒投東,馬兒向西,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 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夢也難尋覓。 (旦云)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來。 (末云)小生這一去白奪一個狀元,正是“青霄有路終須到,金榜無名誓不歸”。 (旦云)君行別無所贈,口占一絕,為君送行:“棄擲今何在,當(dāng)時且自親。 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 ”(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張珙更敢憐誰?謹(jǐn)賡一絕,以剖寸心:“人生長遠別,孰與最關(guān)親?不遇知音者,誰憐長嘆人?”(旦唱)[耍孩兒]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 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 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生前酒一杯。 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nèi)成灰。 [五煞]到京師服水土,趁程途節(jié)飲食,順時自保揣身體。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風(fēng)霜要起遲!鞍馬秋風(fēng)里,最難調(diào)護,最要扶持。 [四煞]這憂愁訴與誰?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 到晚來悶把西樓倚,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 [三煞]笑吟吟一處來,哭啼啼獨自歸。 歸家若到羅幃里,昨宵個繡衾香暖留春住,今夜個翠被生寒有夢知。 留戀你別無意,見據(jù)鞍上馬,閣不住淚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語囑付小生咱?(旦唱)[二煞]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魚雁無消息!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 此一節(jié)君須記:若見了那異鄉(xiāng)花草,再休似此處棲遲。 (末云)再誰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 (旦唱)[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 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fēng)聽馬嘶。 我為甚么懶上車兒內(nèi),來時甚急,去后何遲?(紅云)夫人去好一會,姐姐,咱家去?。ǖ┏收尾]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 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旦、紅下)(末云)仆童趕早行一程兒,早尋個宿處。 淚隨流水急,愁逐野云飛。 (下)

王實甫,字德信,元朝雜劇作家,定興(今定興縣)人。著有雜劇十四種,現(xiàn)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三種?!镀聘G記》寫劉月娥和呂蒙正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人懷疑不是王實甫的手筆。另有《販茶船》、《芙蓉亭》二種,各傳有曲文一折。
《長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翻譯及注釋
(夫人、長老上場,說)今天送張生進京趕考,在這十里長亭,準(zhǔn)備了送別酒宴;我和長老先行動身來到了長亭,只是還沒見張生和小姐到來。(鶯鶯、張生、紅娘一同上場)(鶯鶯說)今天送張生進京趕考,本就是使離別的人傷感,何況又碰上這深秋季節(jié),多么煩惱人呀!“悲歡離合都在這一杯酒,從此就要各分東西相隔萬里?!?/p>
【正宮】【端正好】碧藍的天空,開滿了菊花的大地,西風(fēng)猛烈吹,大雁從北往南飛。清晨,是誰把經(jīng)霜的楓林染紅了?那總是離人的眼淚。
【滾繡球】恨相見得太遲,怨離別得太快。柳絲雖長,卻難系住遠行人的馬,恨不能使疏林一直掛住那斜陽。張生的馬慢慢地走 我和車緊緊地跟隨,剛剛結(jié)束了相思之苦,卻又早開始了別離之愁。聽他說“要走了”,人頓時消瘦下來;遠遠地望見十里長亭,人更消瘦了:這離愁別恨有誰能理解?
(紅娘說)姐姐今天怎么不打扮?(鶯鶯說)你哪里知道我的心里呵?。L鶯唱)
【叨叨令】看見準(zhǔn)備著離去的車和馬,不由得我難過生氣;還有什么心情去插花兒、貼靨兒,打扮得嬌嬌滴滴的嫵媚;準(zhǔn)備好被子、枕頭,只要昏昏沉沉地悶睡,從今后,那衫兒、袖兒,只會揩滿流不斷的淚。怎么不愁煞人呀?怎么不愁煞人呀?從今往后,張生你要書信給我趕緊寄。
(到達長亭,拜見夫人)(夫人說)張生跟長老坐,小姐這邊坐,紅娘拿酒來。張生,你也上前來,都是自家的親眷,不要回避。我今天把鶯鶯許配給了你,到了京城后不要辱沒了我孩兒,努力爭取一個狀元回來。(張生說)小生我托夫人洪福,憑著胸中的才氣,把考個功名看得就像拾根小草一樣。(長老說)夫人的見識不會錯,張生不是個落后的人。(斟酒后,坐下)(鶯鶯長嘆)
【脫布衫】西風(fēng)吹來,黃葉亂飛,染上了寒霜之后的枯草滿地都是。酒席上斜偏著身子坐的張生,緊鎖著愁眉,沒精打采,呆呆發(fā)愣。
【小梁州】我看見他強忍著淚水而不敢任其流出,恐怕被人發(fā)覺;猛然間又看見他把頭低下,長長地吁氣,假裝著整理著自己素色的綢衣。
【幺篇】雖然久后終成美好姻緣,無奈眼前這個時候,怎么不讓人傷心悲泣!心意好象癡迷,心情如同醉酒,從昨夜到今天,細(xì)腰兒更加瘦減。
(夫人說)小姐斟酒?。t娘遞酒壺,鶯鶯端著酒杯長吁嘆,說)請喝酒!
【上小樓】團圓歡聚沒多久,離情別緒相跟而來。想著我前天晚上私下訂情,昨天晚上結(jié)為夫妻,今日卻要分開。
我深切休會了這幾天相思的滋味,卻原來比別離的愁苦還要深十倍。
【幺篇】青春年少呵,把別離看得很輕,情意淡薄呵,容易遺棄對方。全不想過去腿兒相挨,臉兒相依,手兒相攜的情形與甜蜜。你給我崔相國家做女婿,算得上妻榮夫貴,只求像并蒂蓮似的永不分離,遠勝過狀元及第。
(夫人說)紅娘倒酒吧!(紅娘倒酒)(鶯鶯唱)
【滿庭芳】斟酒上菜太快,相對片刻,馬上又要分離。如果不是酒席上母子間需要回避,真想和他敘敘夫妻之情。雖然只能相守得一時半會兒,也算是我們夫妻同桌共食了。眼里空留著深意,回想起其中的波折,差一點化成望夫石。
(紅娘說)姐姐不曾吃過早飯,就喝一口湯吧。(鶯鶯說)紅娘,什么湯兒咽得下去呢!
【快活三】拿來的酒和食,吃著就象土和泥。假若就是真的土和泥,也有些土的氣息,泥的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的美酒,清淡得如同水一樣,這里邊多半是相思的淚水。眼面前的茶飯難道不想吃,只是愁恨塞滿了腸胃。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虛名小利”,卻把一對夫妻拆開在兩處。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里,一聲接著一聲長長地嘆氣。
(夫人說)套上車兒,我先回去,小姐隨后和紅娘一起回來。(夫人下場)(張生和長老辭別)(長老說)你這一走我沒有別的話要說,我準(zhǔn)備買科舉后的錄取名冊看,你結(jié)婚酒的茶飯還少不得我的。先生當(dāng)心,一路上多保重!從今往后我無心誦習(xí)佛經(jīng),專聽你高中狀元的捷報。(長老下場)(鶯蔦唱)
【四邊靜】一會兒送別的筵席已經(jīng)結(jié)束,我的車往東,張生的馬兒向西,兩情依依難別離,夕陽的余輝照在綠色的山崗上。不知他今晚住在哪里?即使在夢中也難尋覓。
(鶯鶯說)張生,這一去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地回來。(張生說)我這一去一定不費力地考取一個狀元。正是“青天有路終會到,金榜無名誓不回?!保L鶯說)你這一次赴考我沒有什么相送,吟詩一首,為你送行:“拋棄我的人現(xiàn)在何處?想當(dāng)初對我那么親熱。現(xiàn)在又用原來對我的情意,去愛憐眼前的新人?!保◤埳f)小姐的想法錯了,我張珙怎么敢去愛憐新人?我續(xù)上一首絕句詩,來表達我的真心:“人生難免有遠別,我跟誰更親密?如果不是遇上知音你,又有誰可憐我張生呢?”(鶯鶯唱)
【耍孩兒】濕淋淋的衣袖上沾滿眼淚,比白居易的青衫更濕。伯勞鳥向東飛去燕子向西飛,還沒有啟程倒先問歸期。雖然眼前人要遠別千里,姑且先干了面前的這一杯酒。沒有喝酒心卻先醉,眼里流血,內(nèi)心如同死灰。
【五煞】到京城望你適應(yīng)水土,及時趕路,節(jié)制飲食,順應(yīng)時節(jié),保重自己的身體?;拇逡暗陸?yīng)早點休息,風(fēng)霜雨雪天氣應(yīng)起得遲!在秋風(fēng)中遠行,身體最難調(diào)護,也就最要照顧好自己。
【四煞】這憂愁向誰去訴說?想思之苦只有自己心里明白,老天爺不管人是否憔悴。相思的淚水使九曲黃河都泛濫起來,怨恨能將華岳三峰都壓低。到黃昏獨自悶倚西樓,只見那夕陽古道,依依楊柳,千里長堤。
【三煞】笑嘻嘻一道來,哭啼啼獨自回。回家后若是入羅幃,昨夜繡花被里又香又暖春意迷人,今夜里繡被冰冷難成夢。留戀你不為別的,只是見你攀鞍上馬,忍不住淚水橫流,緊鎖眉頭。
(張生說)有什么話要囑咐我嗎?(鶯鶯唱)
【二煞】你不要擔(dān)心“有文才而沒有福氣”,我只怕你“撇下前妻再娶妻”。你不要“一去就杳無音訊”!我這里有信經(jīng)常寄給你,你千萬不要“考不中就堅決不回來”。這一點你必須記?。喝绻錾夏撬l(xiāng)女子,不要像在這里似的逗留迷戀。
(張生說)還有誰能比得上小姐?我又怎么會產(chǎn)生這種念頭。(鶯鶯唱)
【一煞】青山阻隔我送行,疏林擋住我目光,淡淡炊煙和那傍晚的霧氣相互掩映。殘陽斜照的古道沒有人聲,秋風(fēng)吹過莊稼傳來馬的嘶鳴。我為什么懶得上車呢,來的時候多么急切,別離獨回卻又多么遲緩?
(紅娘說)夫人回去好一會兒了,姐姐,咱們回家去?。L鶯唱)
【收尾】四周群山中,一馬遠去殘陽里。整個人間的煩惱都填在我胸中,估量這樣大的小車子怎么能載得起呢?
(鶯鶯、紅娘下場)(張生說)仆童趁早趕一路程,早些找個住處。淚水隨著流水更加多了,憂愁追逐著野云四處飄飛。(張生下場)
《長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語言特色
《西廂記》包含豐富的修辭技巧,有人做了統(tǒng)計,全劇運用的積極修辭手法達到三十四種之多,可以說是集我國古代修辭之大成,成為我國古代戲曲修辭手法運用的理想范本。
作者采用古典詩詞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手法,既吸收了古典詩詞語言的精華,又提煉、融會生動的民間口語,加重文章的斑斕色彩,增強語言的形象性和表現(xiàn)力,使這部作品辭藻紛呈,艷麗典雅。在博取眾長的基礎(chǔ)上,熔鑄冶煉,形成自身華麗秀美的語言特色。這種特色是形成全劇“花間美人”藝術(shù)風(fēng)格的重要因素,沒有語言上這種五色繽紛的艷麗姿采,“花間美人”就要黯然失色。
……其文采燦然的語言特點,絕不是堆砌詞藻,雕字琢句得來的,它和形式主義的專門搞文字藻繪的作品毫無共同之處。全劇雖然華美,文采璀璨,卻自然、流利、通暢,絕無滯澀、雕琢、造作的毛病。因此明代戲曲評論家何元朗認(rèn)為:“王實甫才情富麗,真辭家之雄?!保ā端挠妖S從說》)王世貞云:“北曲故當(dāng)以《西廂》壓卷?!保ā肚濉罚?/p>
(吳文)
作者不僅善于熔煉方言口語入曲,而且更善于熔煉古典詩詞入曲,甚至把口語和古典詩詞雜糅在一起而絲毫不顯生硬牽強。俗話說“量體裁衣”,《西廂記》很多地方是“量體借衣”,借用前人的現(xiàn)成語句和意境而不顯“借”的痕跡?!?dāng)我們讀到“碧云天,黃花地”,“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等句時,也會很自然地想到范仲淹的名篇《蘇幕遮》: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而“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用的是白居易“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典故是無須說的了。由于原材料都來自詩中的句篇、精華,于是據(jù)以熔煉而成的新產(chǎn)品當(dāng)然是精品了。但是話說回來,好材料遇到拙劣的工匠,就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這里便有所謂化工和畫工、神似和形似的區(qū)別。一個好的詞語,一種好的意境或一種好的表現(xiàn)方法,高明的巧匠可以從中得到啟發(fā)、借鑒,按自己的需要加以創(chuàng)新。例如《西廂記》中《送別》一折有“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寫離愁之重,小小車兒載不動。這個意思并不是王實甫創(chuàng)造的。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就有“驢鞭半裊,吟肩雙聳,休問離愁輕重,向個馬兒馱也馱不動”。只因王實甫是寫鶯鶯的離愁別恨,因此必須易馬為車,不能照搬董解元的原話,但是寫離愁之重卻是一樣的。董解元用馬形容離愁,也不是董解元的創(chuàng)造,宋人石孝友《玉樓春》詞已有“春愁離恨重于山,不信馬兒馱得動”的比喻。李清照的《武陵春》:“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笨梢姽旁娫~中載愁的工具多得很,騎馬、乘車、坐船悉聽尊便,但總的說必須符合人物所處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必須有助于人物刻畫。能融會貫通臻于至境的是高手,否則照葫蘆畫瓢,生搬硬套,即或很像,也是別人的東西。
總之,《西廂記》的語言藝術(shù)是杰出的。由于王實甫既能熟練地駕馭民間語言,又善于吸取古典詩詞中的精華為己所用,兩者奇妙的結(jié)合,便形成既典雅又質(zhì)樸,既有文采又不廢本色的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而濃郁的詩情畫意,彌漫在字里行間,這卻是《西廂記》獲得文采派代表作的主要標(biāo)志。
(王文)
《長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鑒賞
【滾繡球】這段曲詞,是鶯鶯在赴長亭的路上唱的,主要以途中的景物為線索來抒情寫意,從不同的側(cè)面展示主人公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
“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薄坝耱嫛笔侵笍埳T的青白色的馬;“倩”,是請的意思;“斜暉”,指斜照的陽光。鶯鶯看到長長的柳絲就想到它系不住張生騎的馬兒;看到疏朗的樹林就想請它們掛住流逝的陽光,讓時間走得慢一點。“馬兒的行,車兒快快的隨?!薄啊本褪锹囊馑?。張生騎馬在前,鶯鶯坐車在后,鶯鶯要馬兒慢慢地走,車兒快快地跟上,好讓自己同張生更靠近些,也能有更多一點的時間呆在一起?!皡s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這兩句是說,剛逃過了情人之間的相思之苦,才開始在一起又要很快地分離?!奥牭玫酪宦暋ヒ病?,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金釧”就是帶在手腕上的金鐲子;“長亭”是古代設(shè)立在大道旁邊為送別餞行而用的亭子,古語有“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的說法,所以叫“十里長亭”。這三句是說,鶯鶯剛聽見一聲張生要走,手腕上戴的金鐲子就松下來了;遠遠看見送別的十里長亭,人馬上就瘦下來了。這種離愁別恨有誰能知道???這里作者運用了高度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來形容當(dāng)時鶯鶯和張生纏綿欲絕的離別之情。
這段曲詞和前面那段【端正好】相比,在情景的鋪設(shè)上是不大相同的。【端正好】主要是采用因景生情的手法,以凄涼的暮秋景象來引出鶯鶯的離愁別恨。【滾繡球】這段曲詞,比較多地采用了由情及景的手法,柳絲系馬兒、疏林掛斜暉、馬慢走車快行、松金釧減玉肌等等所有這些描寫,無不都是由鶯鶯對張生的依戀惜別之情引發(fā)出來的。
對鶯鶯內(nèi)心活動的刻畫,不是依仗蒼白空泛的言詞,而是借助鮮明生動的形象。作者把天地景物乃至車馬首飾統(tǒng)統(tǒng)拿來,賦予豐富的聯(lián)想和夸張,作為表情達意的手段。這就使得抽象的人物感情表現(xiàn)得十分具體真實,細(xì)膩動人。
【叨叨令】這段曲詞,先是說鶯鶯看見送行的車馬,心中非常難過、悶氣;進而又說無心梳妝打扮,從今后只能用昏睡和哭泣來熬度時光。緊接著,是無可奈何的悲嘆:“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兀的不”,就是怎么不的意思;“也么哥”是曲詞中的襯字,沒有實在的含義。這兩句疊句是說:怎么不煩悶死人???怎么不煩悶死人?。咳欢鵁灪捅瘒@也無法挽回她和張生的離別,所以最后只好叮囑張生:“久已后書兒、信兒,索與我惶惶的寄。”這里的“索”,是必須、應(yīng)該的意思;“惶惶”,匆忙、趕緊的意思。這兩句是囑咐張生分別后趕緊寄書信回來。
這段曲詞是鶯鶯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環(huán)紅娘面前盡情傾訴離別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寫上與前面【端正好】和【滾繡球】委婉含蓄的內(nèi)心獨白不一樣,整段曲詞無遮無攔,直抒胸臆,用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口語,如車兒馬兒、花兒靨兒、被兒枕兒、衫兒袖兒、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作者把這些日常的口語巧妙地組合起來,用一連串的排比、重疊,造成音節(jié)和聲韻的回環(huán)流轉(zhuǎn),產(chǎn)生“一唱三嘆”的藝術(shù)效果。
當(dāng)鶯鶯、張生、紅娘與老夫人會見后,送別的酒宴開始了。當(dāng)著嚴(yán)厲無情的老夫人,鶯鶯不能盡情表露自己的感情,她只能感嘆、悲傷。酒宴完畢以后,老夫人先走了。這個時候,鶯鶯和張生能談?wù)勚脑捔?。這里,安排了一支名叫【耍孩兒】的曲子。……
這段曲詞的開頭,作者借用典故來極力渲染鶯鶯內(nèi)心的悲戚?!傲芾旖笮涮浼t淚,比司馬青衫更濕?!薄凹t淚”,古代傳說,曾經(jīng)有一個少女被選入皇宮,在同她的父母分別時,哭得很傷心,用玉壺接下她的眼淚,玉壺都染成紅色的了。后來把女子非常悲傷時流的眼淚叫“紅淚”?!氨人抉R青衫更濕”,是融化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詩《琵琶行》中最后兩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薄敖菟抉R”是白居易當(dāng)時擔(dān)任的官名,指的是白居易。這兩句是說,鶯鶯為離別之苦而流的眼淚濕透了衣衫,比當(dāng)年白居易聽琵琶女彈奏時流的眼淚還要多。接下來作者又以比喻的手法進一步抒寫鶯鶯的心緒:“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薄安畡凇笔且环N鳥。這兩句是說,伯勞和燕子就要一個飛東一個飛西了,還沒有起飛分開就問今后相會的日子。經(jīng)過這些鋪張描寫,人物的感情已成奔騰之勢向高潮發(fā)展。這時候,作者卻避過潮頭,另敷新筆:“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樽前酒一杯。”縱然馬上就要相別千里,姑且在聚合時再飲一杯送行酒吧。這是由極度悲哀轉(zhuǎn)向無可奈何時的一句寬慰話。這一筆,雖在意想之外,卻在情理之中。它使得整段曲詞錯落有致,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也顯得波瀾起伏。經(jīng)過這樣的跌宕回旋,作者才放縱筆墨把人物的感情推向高潮:“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nèi)成灰?!薄拔达嬓南茸怼?,是宋代詞人柳永【訴衷情近】詞中的一句,原文是“未飲心如醉”。王實甫把它改成“未飲心先醉”,語意就更加沉重。這三句是說,哪里還要飲什么送行酒啊,還沒飲酒,心早已如癡如醉了!眼淚流盡繼之以血,這顆心早已被折磨得像死灰一樣了。這同上面“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樽前酒一杯”相對照,是感情上的一個突變,由一剎那間的寬慰,轉(zhuǎn)到痛不欲生的悲哀。實際上,前兩句是后三句的映襯對比,可以說這是一種欲放先收、欲高先低的手法。
《長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賞析
主題、情節(jié)結(jié)構(gòu)和人物形象
這一折寫張生赴京趕考,鶯鶯送別的情景,刻畫了鶯鶯離別時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緒,表現(xiàn)了張生和鶯鶯之間的真摯愛情,突出了鶯鶯的叛逆性格,強化了全劇歌頌婚姻自由、反對封建禮教的主題。全折一共可以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長亭路上的場面,寫鶯鶯為離別而愁苦怨恨的心境?!径苏谩恳磺?,情景交融,寫深秋景象勾起她的離情別緒。【滾繡球】一曲,主要以途中的景物為線索來抒發(fā)離別的怨恨?!具哆读睢恳载S富的情態(tài)描寫,補述鶯鶯動身前已經(jīng)產(chǎn)生和未來將要產(chǎn)生的愁緒。
第二部分(“做到見夫人科”至“專聽春雷第一聲”),是長亭餞別的場面,主要刻畫鶯鶯、張生二人纏綿依戀而又無可奈何的情態(tài)、心理,突出鶯鶯珍重愛情而輕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暗靡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表明了鶯鶯對赴試的態(tài)度,顯示了她的反抗精神。
第三部分(【四邊靜】至“小生又生此念”),是臨別叮囑的場面,主要表現(xiàn)鶯鶯對張生的關(guān)心和擔(dān)心:既希望他“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又擔(dān)心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這種心態(tài)不僅表現(xiàn)了鶯鶯對功名利祿的輕視,而且表明了她對二人前途的深深的憂慮。
第四部分(【一煞】至結(jié)尾),是分手后的場面,描寫鶯鶯目送張生依依難舍的情景和離別后的痛苦。
這一折突出地刻畫了鶯鶯的叛逆性格。在她心目中,金榜題名,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不是愛情的前提和基礎(chǔ),因此臨別時不忘叮囑張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與老夫人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照。同時,她也有深深的憂慮,明確地告訴張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巴F拊偃⑵蕖?,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是有現(xiàn)實基礎(chǔ)的。鶯鶯的態(tài)度突出地表現(xiàn)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對愛情的執(zhí)著。鶯鶯的離愁別恨,是她對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悲哀和抗?fàn)?,而不只限于“兒女情長”。她的離愁別恨中閃耀著重愛情輕功名、反抗封建禮教的思想光輝。
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借景抒情或曰借景寫情是中國古典詩詞中常用的手法。然而在中國古典戲曲中借景抒情也十分常見。以《西廂記》為例,曲詞中就有景物描寫的唱詞。雖然不多,但卻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景一:十里長亭路,相思慢慢行
[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這支曲詞是歷來公認(rèn)的寫景名句。相傳王實甫寫完此句后”思慮殫盡,撲地而死“(暈厥)。曲子寫的是秋景,傳統(tǒng)觀點一般認(rèn)為是通過蕭瑟的景物烘托了人物悲涼的心情,這值得商榷。我認(rèn)為這幅秋景的基調(diào)不是悲涼蕭瑟的,此曲所本的范仲淹的《蘇幕遮》詞為“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這里,碧云,黃葉,綠波,翠煙,構(gòu)成一幅的美麗畫面。最能代表秋之蕭瑟的“黃葉”在范仲淹的筆下尚且不悲,何況是色彩更加絢麗的“黃花”呢?因此,“碧云天,黃花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xiàn)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再加上漫山的紅葉,真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是一幅由藍、黃、紅構(gòu)成的立體感極強的絢爛秋光圖。
那么,怎樣理解此處景物在表現(xiàn)人物心情方面的作用呢?其實,范仲淹的詞上闋的景物雖然色彩斑斕,但還是為了表現(xiàn)的悲涼的思緒,這是以樂景寫哀情。此手法在古典詩歌中是很常見的。如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抒發(fā)了傷感的思鄉(xiāng)之情,而前兩句卻勾畫了一幅幅濃麗的春日畫面,極言春光融洽。這是以樂景寫哀情。“端正好”曲詞用的也是這種手法。曲詞中的一個“曉”字告訴我們,《長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是從早晨開始的?!氨淘铺?,黃花地,雁南飛,霜林醉”正是剛走出家門的崔鶯鶯去長亭的路上看到的景色。坐在車?yán)铮吹竭@大好的秋光,鶯鶯無限惆悵。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美景從此都不會屬于她?!氨毖隳巷w”,那南飛的大雁,是要回到自己溫暖的家的,而她崔鶯鶯的家呢,那是一個沒有自由、講求門第、熱衷功名的深宅府第。況且此時她是客居途中,喪父的悲傷尚在。和張生“腿兒相挨,臉兒相偎,手兒相攜”的溫存稍稍使自己的心情得到些許寬慰,沒想到……她甚至更會想到,假如張生此時不是上京趕考,而是與她去郊外游玩,那該是何等的愜意和幸福?。]想到母親卻對張生說:“俺三輩兒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朝取應(yīng)去?!薄澳赣H啊,你為什么要逼張生求取功名,世人啊,你們?yōu)槭裁粗乩p情?”這是此時此刻崔鶯鶯在心里的吶喊。由此,在她的眼中,那楓林自然就灑滿了離人的紅淚。這幅畫面,色彩熱烈。熱烈的色彩下,一對兒戀人躑躅于即將分手的路上。自然景境與人物心境形成強大的反差,這是以美的意境營造悲的氣氛。
景二:短暫餞行宴,有言難表明
[脫布衫]下西風(fēng)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
這是第二幅畫面:西風(fēng),黃葉,寒煙,衰草。夕陽西下,西風(fēng)漸緊,“黃葉紛飛”,葉子落得又多又急,不是“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的溫柔狀態(tài),而是肅殺的,是秋風(fēng)掃落葉,一股冷嗖嗖的感覺襲上身來。再籠以寒煙、綴以衰草,一動一靜,愈覺凄冷。餞行之宴就在這樣一個冷風(fēng)冷色的場景中開始了。
這是通過鶯鶯眼看到的秋景。這是一場沉默的晚餐,除了幾個人物應(yīng)酬性的對話外。在即將分別的筵席上,二人有多少知心寬慰的話要向?qū)Ψ奖戆装。墒且磺卸际浅聊?,只剩下兩個人的嘆息聲。這沉默和嘆息埋藏著鶯鶯心中無限的“怨”。目睹眼前瑟瑟的西風(fēng)、黃葉、寒煙和衰草,鶯鶯的怨情滾滾涌出。
“幺篇”曲詞怨張生“輕別離”“情薄”,甚至不希望他進京趕考。“滿庭芳”曲詞怨母親“供食太急”,在本已很短暫的餞行宴上居然還不肯回避,弄得鶯鶯和張生不能溫存話別,只能“暗送秋波”?!俺熳印鼻~中鶯鶯痛斥世人追逐名利的心態(tài),充分表現(xiàn)了她珍視愛情、鄙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極目是黃葉紛飛,眼前老夫人面沉似水。西風(fēng)瑟瑟之中一片沉寂?!皩淼木乒彩?,嘗著似土和泥”,“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這恰恰是鶯鶯怨極產(chǎn)生的幻覺。
“霎時間”言筵席時間很短,可是讀者卻同曲中二人一樣感到這場沉默的餞行宴是那樣地漫長。而他們在赴長亭的路上,走了一天卻顯得時間那么短,這也許就是情人心中的時間辨證法。
景三:把酒相告別,情殷意切切
[四邊靜]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
[四煞]到晚來悶把西樓倚,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
宴席結(jié)束,余人散去,唯有一對戀人和紅娘?!皟梢馀腔病毖远艘缿匐y舍,但“落日山橫翠”,又不得不分手了??吹窖矍暗臋M山,又心里不禁一沉,因為沒有山的阻擋,分手之后,還能以目相送片刻,使思念之情得到慰藉。
鶯鶯再也無法沉默了,剛才筵席上被壓抑的情感此時一下子釋放了出來——用淚。鶯鶯“把酒”向張生告別。她有太多的話想說,卻又不能在這即將分別的瞬間全部傾吐出來,一時語塞的鶯鶯有的就是淚。一個“哭”字確實勝過千言萬語?!翱蕖敝猩踔劣行┙^望的成分,“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夢也難尋覓。”鶯鶯覺得自己剩下的只有夢,她寄希望在夢中與張生相見。果然,下一折戲(第四折)就寫了鶯鶯做夢追張生到草橋店要與其一起上京的情節(jié)。然而,一貫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對即將遠行的丈夫,確實是不能“一個'哭'字了得”,如此豈不太“低俗”了。所以當(dāng)鶯鶯心情平靜下來時便有殷殷的囑托。尤其“五煞”曲詞的囑托,說得多么一往情深!情意切切,讓人不忍卒讀。此時的鶯鶯,她是那么地軟弱、孤獨、無助、溫柔又傷感,讓人揮之不去。
而當(dāng)她鶯鶯連夢也沒有的時候,或曰夢也不能圓她見張生一面的時候,她就只有望眼欲穿了。于是便有了“到晚來悶把西樓倚,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的描寫。這個場景說不上新穎別致,在古典詩詞中很常見??捎迷谶@里卻化腐朽為神奇,十分真切地表現(xiàn)了鶯鶯的孤獨思念之情,這是鶯鶯的大痛苦和大悲涼,也是中國古代婦女的大痛苦和大悲涼。
一個女子,西樓獨倚,悵望古道衰柳,心上人遲遲不歸。這個形象很使人想起古代的棄婦。從而自然帶出“二煞”曲詞中鶯鶯對張生些許的請求,或曰乞求。鶯鶯害怕自己傾心的愛全部付出后被玩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出身名門的崔鶯鶯未必不懂得這個道理,張崔的“兩情”,在鶯鶯看來,就怕不是“久長時”,那么她就更要在乎朝朝暮暮。中國古代婦女的命運悲劇可見一斑。
景四:獨自長徘徊,心愁車難載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fēng)聽馬嘶。
[收尾]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
這是后兩只曲子。這個場景寫鶯鶯送別張生后,遲遲不肯歸去,悵然若失、徘徊反側(cè)的情景。精彩之處是情景交融,細(xì)膩地刻畫了鶯鶯幾起幾伏的思念之情。
“青山”三句寫鶯鶯剛剛送走張生后,始終目送他漸行漸遠。直到張生轉(zhuǎn)過一片山,山、樹和暮藹淹沒了張生。此時鶯鶯轉(zhuǎn)過眼睛,西風(fēng)之下,她看到的是夕陽古道,只剩自己孤獨地站著?!盁o人語”有二說,一是古道無人,寂靜荒涼;一說張生已去,再無人與鶯鶯知心相談(另外可以認(rèn)為崔鶯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送行的痛苦、不舍,讓崔鶯鶯無暇顧及其他)??傊?,這句是寫鶯鶯思念的心情開始漸漸平緩下去了,就要回家了??删驮谶@時,她卻突然聽到了一聲“馬嘶”。這馬嘶無疑告訴鶯鶯她的心上人此時就在路上,這使她已經(jīng)平靜了的心驟然又涌動起離別的悲苦之情。她又不忍心馬上回家了,這才有了“懶上車兒”的想法。這是“一伏一起”。
隨著馬嘶聲的漸漸遠去,鶯鶯的心情又開始慢慢平靜下來。再加上紅娘在一旁的催促,鶯鶯要動身走了。當(dāng)她就要抬腳登上車子時,下意識地再一次環(huán)顧四周,也許她在尋找什么,而她看到的只是四面暮靄沉沉的青山。她也下意識地望了一下張生離去的遠方,那里是一輪如血的殘陽即將沒入山巔。而突然間,“一鞭殘照里”,這是鶯鶯萬萬想不到的。殘陽的余暉中瞬間出現(xiàn)了一個黑色的起馬人的剪影。他正躍馬揚鞭,他是誰?是張生。鶯鶯兩度平靜下去的心情再一次空前地激蕩不已。這是“再伏再起”。本已相思之極的她此時真是“遍人間煩惱填胸臆”,眼前的車子是如何也載不起的了。
《《長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中的景物描寫不是零散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共同構(gòu)成一個整體——這就是秋景。從時間上說是從“曉來”之晨到“疏林掛著斜暉”,再到“落日”,最后至“殘照”;就空間而言是起于“長亭路”,繼而是長亭外的近景,然后是亭外遠山、古道、田野,最后終于“殘照”的天邊。正因為景物之間具有縱的和橫的關(guān)聯(lián),所以既獨立又作為整體一部分的幾幅清秋圖便構(gòu)成了秋的整體意境,又兼過渡、引起情節(jié)的作用。
《《長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中的景物描寫,又圍繞著一個“情”字展開,以景造境,情境交輝,反復(fù)烘托渲染人物心理,十分生動細(xì)膩地刻畫了崔張二人尤其是鶯鶯依戀、哀傷、悲苦、關(guān)切、憂慮、孤獨等復(fù)雜的心理。這折戲把男女之情寫到了極致,崔張二人就是在長亭這樣的意境時空下“話別”,從而演繹了一曲“兩情若是久長時,也在朝朝暮暮”的情愛戀歌。(參考文獻:《兩情若是久長時,也在朝朝暮暮》李殿林著 《中學(xué)語文》(教學(xué)大參考)2006年第12期)
富于文采的戲曲語言
王實甫的戲曲語言以富于文采為特色,曲詞之美,與劇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諧統(tǒng)一。這在《《長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一折中尤為突出。
①運用多種多樣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
全折運用了比喻、夸張、用典、對比、對偶、排比、反復(fù)、疊音、設(shè)問等多種修辭方法。特別是巧用夸張,并與比喻、用典、對比等結(jié)合,因情隨物而設(shè)。例如,“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夸張地表現(xiàn)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將來的酒共食,嘗著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氣息,泥滋味”,“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張兼比喻,寫離別之情,達到愁極恨絕、無以復(fù)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用了“紅淚”和“青衫淚”兩個典故,是夸張兼用典,形容傷心之至;“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是夸張、比喻和對比,以厭酒表現(xiàn)愁苦至極。作品中的夸張描寫,大都將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觀事物,借助鮮明生動的形象來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叨叨令】一曲,將“車、馬,花、靨,被、枕,衫、袖,書、信”這些常用詞帶上“兒”字,加上一些疊音形容詞,如熬熬煎煎、嬌嬌滴滴、昏昏沉沉之類,用排比句巧妙組合銜接,并間以反復(fù)的感嘆,造成音韻的回環(huán)往復(fù),產(chǎn)生一唱三嘆、聲情并茂的藝術(shù)效果。把鶯鶯柔腸百結(jié)的離別苦痛寫得哀哀切切,見情見態(tài)。鶯鶯那種如泣如訴、嗚嗚咽咽的聲氣口吻,宛然在側(cè)。
②融古代詩詞與民間口語為一體
作者善于把典雅凝練的古代詩詞與通俗流暢的民間口語融為一體,從而形成清麗華美、生動活潑的語言風(fēng)格。作品融入了不少古代詩詞的語句,其特有的語義、情味和表達效果與劇中語境相契合,增添了語言的文采和表現(xiàn)力。例如,【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黃花地”,化用范仲淹《蘇幕遮》詞中“碧云天,黃葉地”語句,并取其秋景凄涼的意境,以烘托送別的凄冷氛圍;【朝天子】中的“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引用蘇軾《滿庭芳》詞原句,形象地表現(xiàn)鶯鶯珍重愛情、輕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耍孩兒】中“未飲心先醉”,化用柳永《訴衷情近》詞中“未飲心如醉”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張,語意更加沉重,表現(xiàn)了鶯鶯餞別時的極端愁苦。
作品不僅大量運用民間口語,吸收了不少的方言詞和俗語、成語,而且善于將民間口語加工為富于文采的文學(xué)語言。例如【滾繡球】一曲的語匯、語句都具有民間口語的風(fēng)格,可以說是口語的韻律化,通俗自然、生動活潑而又富于文采。
思想內(nèi)容
《西廂記》和《西廂記諸宮調(diào)》相比,在思想上更趨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主張,具有更鮮明的反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題。
首先,《西廂記》歌頌了以愛情為基礎(chǔ)的結(jié)合,否定封建社會傳統(tǒng)的聯(lián)姻方式。作為相國小姐的鶯鶯和書劍飄零的書生相愛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以門第、財產(chǎn)和權(quán)勢為條件的擇偶標(biāo)準(zhǔn)的違忤。鶯鶯和張生始終追求真摯的感情。他們最初是彼此對才貌的傾心,經(jīng)過聯(lián)吟、寺警、聽琴、賴婚、逼試等一系列事件,他們的感情內(nèi)容也隨之更加豐富,這里占主導(dǎo)的正是一種真摯的心靈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鶯鶯和張生實際上已把愛情置于功名利祿之上。張生為鶯鶯而“滯留蒲東”,不去趕考;為了愛情,他幾次險些丟了性命,直至被迫進京應(yīng)試,得中之后,他也還是“夢魂兒不離了蒲東路”。鶯鶯在《長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時叮囑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她并不看重功名,認(rèn)為“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即使張生高中的消息傳來,她也不以為喜而反添癥候?!段鲙洝冯m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終成眷屬作為團圓結(jié)局,但全劇貫穿了重愛情、輕功名的思想,顯示出王實甫思想的進步性。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xué)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版)
《長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教學(xué)建議
【朝天子】【二煞】兩曲集中表現(xiàn)了全折的戲劇沖突和主人公的叛逆精神,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引導(dǎo)學(xué)生對這兩支曲子作簡要分析,提綱挈領(lǐng)地了解劇情,準(zhǔn)確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要重視誦讀。開頭三曲、結(jié)尾兩曲應(yīng)要求背熟,還可要求選背其他一些曲子。不但要背一些單支曲子,還要注意整體誦讀。在誦讀時,讓學(xué)生注意把握全折哀怨的抒情基調(diào),讀出感情起伏的變化。
要重視曲詞鑒賞。曲詞鑒賞不必太多,可根據(jù)鑒賞重點進行選擇。例如,【叨叨令】一曲運用排比和反復(fù)的修辭方法,【耍孩兒】一曲有多處借用古代詩詞的語句,可著重從語言特色的角度來鑒賞;【朝天子】【二煞】兩曲,可著重從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方面鑒賞;【端正好】【一煞】兩曲,則可著重鑒賞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引導(dǎo)學(xué)生深入體會。鑒賞曲詞時,注意在學(xué)生不易覺察的關(guān)鍵之處進行點撥。
鑒賞富于文采的戲曲語言,不要搞成修辭方法的辨析或語句出處的考查,而要結(jié)合課文的語境,揣摩語義、情味,體會修辭方法和古代詩詞的語句的表達效果。
如有條件,可讓學(xué)生閱讀《西廂記》劇本,或欣賞戲曲《西廂記》的音像資料。
《長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戲劇沖突
“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這是鶯鶯對張生赴考所持的態(tài)度。歷經(jīng)多少辛酸痛苦才獲取的愛情,剛剛得到承認(rèn),馬上又要分開。“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鶯鶯的內(nèi)心愈是痛苦,愈是說明封建家長的冷酷無情。鶯鶯雖然無力反抗老夫人“三輩兒不招白衣女婿”的宗旨,但她斬釘截鐵地表明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態(tài)度,她認(rèn)為“蓮開并蒂”比“狀元及第”好得多。這些描寫,使《西廂記》擺脫了表現(xiàn)才子佳人離愁別緒的老套,升華到否定世俗傳統(tǒng)偏見的高度,使藝術(shù)形象迸發(fā)出閃光的民主思想的火花?!啊伣翘撁?,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一個這壁,一個那壁,一遞一聲長吁氣。”不要忘記這些話是當(dāng)著老夫人的面說的,它顯示了鶯鶯倔強的反抗性格?!丁堕L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歷來為人們所激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在思想上有新意,它不僅表現(xiàn)了愛情和封建家長的矛盾,而且對讀書追求功名利祿那一套世俗觀念做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風(fēng)霜要起遲。”在老夫人和長老相繼離去后,鶯鶯面對即將赴考的張生,百感交集,肝腸痛斷。她首先叮囑張生的是:“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庇忠淮伪憩F(xiàn)了她在功名利祿問題上與老夫人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面對即將遠去的愛人,鶯鶯千叮嚀,萬囑咐,“順時自保揣身體”,“鞍馬秋風(fēng)里,最難調(diào)護,最要扶持”。這些體貼入微的話,寫出鶯鶯對張生的纏綿深情,表現(xiàn)了她溫柔嫻慧的性格。
“此一節(jié)君須記,若見了那異鄉(xiāng)花草,再休似此處棲遲。”《《長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的末尾,鶯鶯終于把藏在心底的話說出。這話來得如此突兀,分量驚人的重?!澳阈輵n‘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鶯鶯明白,她和張生的愛情正達到一個危險地帶,張生得中與否都是對他們的愛情的巨大考驗。張生得中的話,他將成為高門大族的擇婿對象;如果落第,老夫人又不承認(rèn)這個白衣女婿。巨大的陰影籠罩著鶯鶯。在這里,我們窺見了封建時代婦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的壓力,以及在男女不平等的社會里婦女悲慘屈辱的地位。如果劇中的張生不是一位忠厚志誠的君子的話,鶯鶯的棄婦的命運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吳國欽《〈西廂記〉藝術(shù)談》,以下稱“吳文”,廣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長亭送別》王實甫 古詩藝術(shù)風(fēng)格
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huán)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
(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關(guān)、王二人藝術(shù)的不同之點的話,這就是:關(guān)漢卿戲劇屬陽剛之美,而王實甫戲劇屬陰柔之美。借用清代姚鼐的話來說,前者“如霆,如電,如長風(fēng)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決大川,如奔騏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鐵”;后者則“如初升日,如清風(fēng),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寥廓?!保ā稄?fù)魯挈非書》)
《西廂記》的崔張故事乃千古佳傳,人物也很美,無論是張生鐘情之美,鶯鶯深情之美,紅娘熱情之美,皆清麗夭矯,沁人心脾,為“花間美人”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奠下很好的基礎(chǔ)。
藝術(shù)風(fēng)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作者駕馭語言的獨特性。劇本和其他藝術(shù)形式一樣,也是語言的藝術(shù)。運用什么樣的語言就有什么樣的藝術(shù)風(fēng)格,這幾乎是不言而喻的。王實甫是我國古代一位杰出的語言藝術(shù)大師,他吸收了當(dāng)時民間生動活潑的口語,繼承了唐詩宋詞精美的語言藝術(shù),融化百家,創(chuàng)造了文采斑斕的元曲語匯,成為我國戲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西廂記》“花間美人”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是和全劇到處都有美不勝收的綺詞麗語分不開的。……
藝術(shù)風(fēng)格還表現(xiàn)在意境的創(chuàng)造方面。王實甫是釀造氣氛、描摹環(huán)境的圣手。全劇處處有詩的意境,洋溢著詩情畫意的氣氛?!趥€別悲劇性的場子里,也依然籠罩著詩的氣氛。如《送別》一折,并不著重去渲染主人公摧肝裂膽的痛苦,而是借助古典詩詞描寫愁恨時特有的一些表現(xiàn)手法,以景寫人,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這里沒有呼天搶地,沒有抱頭痛哭,有的是“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那種詩意的迷惘和濃濃的哀愁,依然是一片詩情畫意的動人色調(diào),與全劇優(yōu)美的風(fēng)格和諧統(tǒng)一。
《西廂記》是一部迷人的詩劇,全劇從頭到尾是一首優(yōu)美動人的愛情詩,它有明快的抒情喜劇的節(jié)奏,有“詞句警人,滿口余香”的藝術(shù)語言,有情景交融、詩情畫意的環(huán)境氛圍,所有這一切,匯合成一種獨特的風(fēng)貌和格調(diào),形成了非常優(yōu)美的“花間美人”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吳文)
另外一些人的評論,如明初戲劇評論家何元朗“王實甫才情富麗,真辭家之雄”(《四有齋叢說》),“若《西廂》,才華富瞻”,“為情詞之宗”,為“麗曲之最勝者”等等,談的主要也是文采。過去論曲,以文采、本色劃分派別,用以說明一個作家的語言風(fēng)格,王實甫被認(rèn)為是文采派的代表作家。其實真正有成就的作家大多是不拘一格的。就以“花間美人”為喻,這個美人是珠光寶氣、濃妝艷抹的呢?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呢?意見便不盡一致。一種意見是前者,說“《西廂》全帶脂粉”,“王詞濃而蕪”(何良俊《曲論》),就是說打扮過分,著意修飾而喪失本色;另一種意見恰相反,認(rèn)為華麗濃艷并不是《西廂》的神髓所在,若“語其神,則字字當(dāng)行,言言本色,可為南北之冠”(徐復(fù)祚《曲論》),比它如清水芙蓉,可說是天下第一美人。明代文論家李贄稱《西廂》為化工而非畫工,其中也有稱贊它不待修飾自然美好的意思。以上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認(rèn)為《西廂》的語言風(fēng)格是華麗濃艷,一則認(rèn)為本色自然。這不過是評論者各取所好,偏執(zhí)一詞的說法。真正的美人是集本色、文采于一身,若說王實甫比較注重于文采,那是對的;但因此認(rèn)為他不擅長本色,就不一定對。因為《西廂記》中確有許多本色、當(dāng)行的語言對塑造人物起到很好的作用。李漁就曾指出:“填詞中方言之多,莫過于《西廂》一種?!狈窖约粗敢坏氐娜粘I钣谜Z,對于元劇來說,最稱本色。
《長亭送別》的詩詞大意
(人、老人上說)今天送張生進京,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年長的人先去,見不到張先生、小姐到來。(早晨、末、紅同上)(早晨說)今天送張生進京取響應(yīng),早是離別的人傷感,何況正值那深秋天氣,好煩惱人呀!“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路程。
”[正] [喜歡]宮中端正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大雁南飛北。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滾繡球]恨相見得慢,怨恨回去得了。
柳絲長玉驄難系,遺憾的是,沒有請疏林掛住斜暉。
馬兒遭到困的行為遭到困,車兒快快地跟隨,卻告訴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分離。
聽到道一聲“走了”,松了金手鐲;遠遠看見長亭,減少了肌膚:這是恨誰知道?(紅云)姐姐今天怎么不打扮?(清晨說)你怎么知道我的心里?。還承受命令]見安排在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熬煉的氣;有什么心情花兒、飾物兒,打扮得嫵媚嬌滴滴的迷人;準(zhǔn)備著被孩子、枕兒,只好昏昏沉沉地睡;從今后衫兒、袖兒,都擦做重疊的淚。
兀的不悶死人的什么歌?兀的不悶死人的什么歌?很久以后寫孩子、相信孩子,要與我凄凄惶惶不可終日的寄托。
(做到)(見夫人科)(她說)張先生和長老坐,小姐這邊坐,紅娘拿酒來。
張生,你向前來,這是自己的親人,不要回避。
俺今天將黃鶯與你,到京城休辱末尾了我孩兒,掙扎一個狀元回來的。
(末說)我托夫人洪福,憑著胸中的才能,看官如拾芥罷了。
(潔說)夫人見不差,張先生是不是落在后面的人。
(把酒了,坐)(第二長吁科)[脫布衫]下西風(fēng)黃葉紛飛,染寒煙草很迷。
酒席上斜簽著坐的,縮小愁眉死在侵占的土地。
[小梁州]我看見他閣淚汪汪不敢垂,害怕別人知道;突然看到了把頭低,長吁氣,推整素羅衣。
[一些]但是很久后篇最佳配,是時候,怎不令人傷心。
意似癡,心如醉,昨晚到今天,清減了小腰圍。
(夫人說)小姐斟酒的人?。t遞酒,一旦把盞長吁科,云)請喝酒![上一樓]合歡不止,離愁相繼。
想我和情郎前晚幽會,昨晚成親,今天分離。
我知道知道這幾天的相思滋味,卻原來比離別情更增加了十倍。
[一些篇]年輕啊輕易遠行,情薄啊容易拋棄。
完全不想腿兒相挨,臉兒相互依偎,手兒相帶。
你跟俺崔相國做女婿,妻子榮耀尊貴,只要一個并頭蓮花,遠勝于考上狀元。
(夫人說)紅娘斟酒的人?。t把酒了)(早上唱)[滿院香]供應(yīng)吃太急躁,一會兒對面,一會分離。
如果不是酒席間母親應(yīng)當(dāng)回避。,有心對待與其他舉案齊眉。
雖然是廝守得一個半時辰刻,的合著俺夫妻每次共桌飲食。
眼底空留意,想起來里,險化做望夫石。
(紅云)姐姐沒有吃早飯,喝一口兒湯水。
(早晨說)紅娘,甚么湯水咽得下![快樂三]將來的酒和吃,曾經(jīng)在類似土和泥。
假如真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氣息,泥的滋味。
[朝見天子]暖溶溶玉醅,白冷冷似水,大多半是相思淚。
眼面前茶飯難道不吃,恨塞滿了腸胃。
“蝸角虛名,蒼蠅頭小利”,拆鴛鴦在兩地。
一個這邊,一個那墻壁,一遞一聲長長地嘆氣。
(夫人說)套上車兒,我先回去,小姐隨后和紅娘來。
(下)(末辭清潔科)(潔說)這一行別無話兒,貧僧準(zhǔn)備買登科錄看,做父母的茶飯少不得貧僧的。
先生在心,鞍馬上存儲重要的!“從現(xiàn)在經(jīng)懺無心禮,只聽一聲春雷第。
”(下)。早上唱)[四邊靜]霎時間杯盤散亂,車兒扔?xùn)|,馬兒向西,兩個想法徘徊,落日山橫翠。
知道他今晚睡在哪里?有夢也難以找到。
(早晨說)張先生,這一行得官不得官,有病早就回來。
(末說)我這一去白搶奪一個狀元,正是“青云有路終究要到來,金榜無名發(fā)誓不歸?!薄?br>(早晨說)你走別無所贈,口述一首,為您送行:“扔今何在,當(dāng)時還親自。
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
”(末說)小姐的意差了,張珙又豈敢憐愛誰?謹(jǐn)賡一絕,因為剖寸心:“人生長遠別,與誰最關(guān)親?不遇到知音的人,誰可憐長嘆的人?”(早上唱)[耍孩兒]淋漓領(lǐng)袖哭紅淚,等到司馬青衫更濕。
伯勞東去燕子西飛,沒有登上程先問歸期。
但是眼底人千里,暫且喝干眼前一杯酒。
未飲心先醉,眼睛里流出的血,心里成灰。
[五煞]到京師服水土,趁程途節(jié)制飲食,順行時保護自己揣摩身體。
荒村雨露宜早睡,野店風(fēng)霜要起遲!鞍馬秋風(fēng)里,最難調(diào)解,最要扶持。
[四煞]這憂愁向誰訴說?相思只知道自己,老天爺是不管人憔悴。
眼淚添九曲黃河泛濫,恨壓三峰華山低。
到晚來煩悶靠在西樓,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
[三煞]笑嘻嘻地一起來,哭啼啼地獨自回家。
回家或到羅幃里,昨天晚上一個繡被子香暖留春住,今天晚上一個翠被生寒有夢知道。
留戀你沒有別的意思,見攀鞍上馬,忍不住淚眼愁眉。
(末說)有什么說話囑咐我吃?(清晨唱)[二煞]你不要擔(dān)憂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止妻子再娶妻。
不要一個春天沒有書信消息!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需要寄,你卻不要“金榜無名發(fā)誓不歸?!薄?br>這一節(jié)君須記:你看見了那不同鄉(xiāng)花草,再不要象這里停留。
(末說)再次誰似乎小姐?我又生了這個念頭。
(早上唱)[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傍晚淡淡的煙霧靄相互遮擋。
夕陽古道上沒有人說話,禾黍秋風(fēng)聽馬的嘶叫聲。
我為甚么懶上車兒內(nèi),來時很急,離開后,我慢?(紅云)夫人去好一個聚會,姐姐,咱們回家去?。ㄔ缟铣收尾]四面山色中,一鞭殘照里。
遍人間煩惱填塞胸臆,料想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清晨、紅下)(末說)我童趕早行一程兒,早找個住宿的地方。
淚隨流水急,愁跟野云飛翔。
(下)*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