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本意
更漏子·本意朗讀不道秋宵真永。
聲緩緩,滴泠泠。
雙眸未易扃。
霜葉墜,幽蟲絮,薄酒何曾得醉。
天下事,少年心。
分明點(diǎn)點(diǎn)深。
斜月橫,疏星炯。 不道秋宵真永。 聲緩緩,滴泠泠。 雙眸未易扃。 霜葉墜,幽蟲絮,薄酒何曾得醉。 天下事,少年心。 分明點(diǎn)點(diǎn)深。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nóng),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并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歷實(shí)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鑒論》、《宋論》等書。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于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遺民,學(xué)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
《更漏子·本意》王夫之 翻譯及注釋
翻譯
輪月西斜,橫掛中天,星斗稀疏,爍爍閃閃。大地通明,四周悄然,秋夜漫漫,心憂難眠。獨(dú)居斗室,凄清落寞,長夜難明,憂思無限。更漏聲聲,清冷緩慢,滴聲每下,心愈茫然。遙望星空,心潮澎湃,輾轉(zhuǎn)反側(cè),未曾合眼??蔹S秋葉,霜雪摧殘,迎風(fēng)而下,滿目蕭然。幽暗角落,秋蟲啾啾,或長或短,持續(xù)不斷,聲聲入耳,凄切哀怨。觸景生情,悲秋傷感。歲月蹉跎,借酒澆愁,酩酊之后,醉而不醒,消除塊壘,樂而忘憂。心有芥蒂,為國隱憂,薄酒一杯,易醉難求。少年之時,胸懷大志,精忠為國,心懷黎民。時局動蕩,國勢衰微,乏天無術(shù),痛心悲憤。憂心如夜,點(diǎn)點(diǎn)加深。漫漫秋夜,難以入眠,借酒消愁也消不掉心中塊壘。愁些什么呢,天下大事,兒女情長,都在胸中。
注釋
①炯:明亮。
②永:漫長。
③滴泠泠:指漏壺滴水之聲。
④扃:門上鈕環(huán),喻閉門,引申為閉眼。
《更漏子·本意》王夫之 評解
作者借“更漏”以抒情懷。詞中寫長夜不能入睡,為更漏聲所惱。眼看著“斜月橫,疏星炯”,感到“秋宵真永”。輾轉(zhuǎn)反側(cè)之狀,溢于言表。末三句感懷家國身世,更覺情意深摯,含蘊(yùn)不盡。《更漏子·本意》的詩詞大意
斜月橫,疏星明顯。不道秋宵真永遠(yuǎn)。
聲音緩慢,滴冷冷。
雙眼睛不易鎖。
霜葉墜落,幽蟲絮,淡酒何曾能醉。
天下事,少年心。
分明點(diǎn)點(diǎn)深。
*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