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樣花·陌上風光濃處
十樣花·陌上風光濃處朗讀陌上風光濃處。
第一寒梅先吐。
待得春來也,香消減,態(tài)凝佇。
百花休漫妒。
第一寒梅先吐。
待得春來也,香消減,態(tài)凝佇。
百花休漫妒。
陌上風光濃處。 第一寒梅先吐。 待得春來也,香消減,態(tài)凝佇。 百花休漫妒。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xiàn)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十樣花·陌上風光濃處》李彌遜 注釋
①凝佇:形容寒梅莊重挺立。②漫:隨意。
《十樣花·陌上風光濃處》李彌遜 評解
嚴冬臘月,鄉(xiāng)間小路上一枝寒梅初綻,為人間帶來春訊。然而當春回大地、百花競艷時,她卻香消態(tài)凝,端莊自重。詞人勸百花休漫妒之語,包含著對凌寒開放的早梅的無限贊賞。《十樣花·陌上風光濃處》的詩詞大意
陌上風光濃處。第一冷梅先吐。
待得春天來了,香消減,和凝佇。
百花休浪漫嫉妒。
*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