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燕子不曾來
卜算子·燕子不曾來朗讀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雨。
一角闌干聚落花,此是春歸處。
彈淚別東風(fēng),把酒澆飛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一角闌干聚落花,此是春歸處。
彈淚別東風(fēng),把酒澆飛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雨。 一角闌干聚落花,此是春歸處。 彈淚別東風(fēng),把酒澆飛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蔣春霖(1818~1868)晚清詞人。字鹿潭,江蘇江陰人,后居揚(yáng)州。咸豐中曾官兩淮鹽大使,遭罷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殺(一說仰藥死)。早年工詩,中年一意于詞,與納蘭性德、項(xiàng)鴻祚有清代三大詞人之稱,所作《水云樓詞》以身遭咸豐間兵事,特多感傷之音,詩作傳世僅數(shù)十首,稱《水云樓賸稿》。
《卜算子·燕子不曾來》蔣春霖 注釋
①卜算子:詞牌名,此調(diào)始見于宋代蘇軾《東坡樂府》。雙調(diào),四十四字,仄韻。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缺月掛疏桐”、“黃鶴洞中仙”、“楚天遙”?!?br />②化了浮萍:柳絮落水化為浮萍,傳說如此?!侗静荨罚骸案∑技敬菏忌蛟茥罨ㄋ??!碧扑稳嗽娫~中每用此說。《卜算子·燕子不曾來》蔣春霖 賞析
愁苦之寫,后來居上。這除了藝術(shù)的成熟及積累諸因素外,重要的是感受的深化,而感受的深化又表現(xiàn)著才士境遇困頓的現(xiàn)象的加劇。所以,沿流溯討“士”的發(fā)自心底的哀嘆,能清晰地了解封建社會日益衰朽而心靈壓抑愈烈的軌跡。此詞所表現(xiàn)的衰世漂泊的凄苦,具有濃重的世紀(jì)末情調(diào)。警策之句是“化了浮萍也是愁”,這表達(dá)的是一種窘迫無路、無法解脫痛苦的極致語。作者心頭的凄苦能得化解則尚存生機(jī),還有轉(zhuǎn)機(jī)。無以化解,即使轉(zhuǎn)化了仍是愁境甚或更見愁苦,那就不能有什么生趣。結(jié)局是一段無異,也不必繼續(xù)飄泊天涯了。這末兩句有回環(huán)之勢寓于平易語中:飛絮是愁,浮萍是愁,飄蕩或衰落,形態(tài)雖異,終端一致。在作者看來,飄泊多苦,前途無望,際遇難免,遲“化”不如早“化”,早“化”或還略勝遲“化”,可省卻跋涉、遭人擺布之苦。陳廷焯《白雨齋詩話》卷五說得準(zhǔn)確:“鹿潭窮愁潦倒,抑郁以終,悲憤慷慨,一發(fā)于詞,如《卜算子》云云,何其凄怨如此!”《卜算子·燕子不曾來》的詩詞大意
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下雨。一角欄桿村落花,這是春歸處。
彈淚別東風(fēng),把酒澆飛絮:化了浮萍的是愁,不要向天涯離開!*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