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yīng)制
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yīng)制朗讀山出盡如鳴鳳嶺,池成不讓飲龍川。
妝樓翠幌教春住,舞閣金鋪借日懸。
敬從乘輿來此地,稱觴獻(xiàn)壽樂鈞天。
皇家貴主好神仙,別業(yè)初開云漢邊。 山出盡如鳴鳳嶺,池成不讓飲龍川。 妝樓翠幌教春住,舞閣金鋪借日懸。 敬從乘輿來此地,稱觴獻(xiàn)壽樂鈞天。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內(nèi)黃人。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jìn)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yù)修《三教珠英》,轉(zhuǎn)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xué)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建安后,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丶陕暡?,約句準(zhǔn)篇,如錦繡成文,學(xué)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yīng)制》沈佺期 古詩翻譯
皇帝的公主信奉神仙,別墅蓋得直入云霄。假山高得像岐山鳴鳳嶺,池塘大得超過渭河。
梳妝用的起居樓里掛著翠綠帷幔似乎把春色留住了,而舞蹈唱戲的閣樓下擺放著整齊的座椅,金燦燦的,好像把太陽織在了墊子上。
我伴駕同來公主的新宅祝賀,酒宴上大家觥籌交錯,紛紛向皇帝敬酒祝壽,一旁還有樂手演奏著鈞天樂。
《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yīng)制》沈佺期 古詩賞析
因為沈佺期伴隨皇帝公主皇子多年,所以他的詩作多是應(yīng)制詩,形式很華麗,被流放后風(fēng)格卻也發(fā)生過很大變化。沈佺期和宋之問等一幫詩人所作律詩使得這一體裁有了一些固定的格式,所以受到了后人很高的贊譽(yù)。
這首詩里用到了“鳴鳳嶺”和“飲龍川”兩個地名。鳴鳳嶺指陜西鳳翔縣的岐山,因為傳說中周朝興起前這里有鳳凰鳴叫而得名。在這首詩里用來說明公主新宅里假山的高大,鳳凰也象征著公主的身份。飲龍川,指渭水,這里曾是文王最初興起的地方。龍象征著皇帝的身份。詩里寫了公主新府邸的大概樣子,寫了園子里的假山池塘,再寫起居樓,寫戲樓,里里外外到也算是寫得周全,然后還寫出皇帝親臨舉行宴會時的場面,有禮有節(jié),作者應(yīng)該是位有急智的詩人了。尤其是他想到的比喻,既說明了公主府邸的豪華,又暗喻出皇家的氣派和尊貴,唐中宗時期比較繁華的面貌也間接得到了表露,這樣的應(yīng)制詩,皇帝是一定會很滿意的。但可惜詩里帶出了的安樂公主的奢侈無度,無意中竟成為他日后被處決的罪證
“妝樓翠幌教春住,舞閣金鋪借日懸”一句,很是生動,翠綠的帷帳垂下,把明媚的春色留了一段在妝鏡前,戲臺下的椅子上鋪著黃色的墊子,金燦燦的,恍然間好像織進(jìn)了太陽在上面。上面那句“山出盡如鳴鳳嶺,池成不讓飲龍川”就沒有這一句好,有點生拉硬拽,因為見過鳴鳳嶺和飲龍川的人到了唐代應(yīng)該不多了。這首詩盡管辭藻上很華麗了,而且修辭也較為貼切,但卻給人一種空洞的感覺。這也許是因為后人沒見過那種場面,但也許是因為詩人急忙中只求說盡好聽話而沒有用更深意義的說辭。詩人為了支應(yīng)皇帝,撿盡了漂亮的詞匯,沒想到這位公主后來怨恨這首作品寫得太華麗了,他反而因此丟了性命。
這樣一首煌煌氣派的應(yīng)制詩,竟枉送了沈佺期的性命,而跋扈虛偽的安樂公主最后也落得個死于非命的結(jié)果。
《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yīng)制》的詩詞大意
皇帝高貴的女兒安樂公主喜歡神仙,新建的別墅座落在銀河邊。山出盡如鳳凰嶺,開鑿的池塘賽過飲龍川。
梳妝樓翡翠簾教春住,舞閣門上金色的裝飾映照著太陽光更加奪目。
聽從皇帝來這里,舉杯祝?;噬祥L壽安康,演奏喜慶的樂曲鈞天。
*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