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日夜作
八月三日夜作朗讀露白月微明,天涼景物清。
草頭珠顆冷,樓角玉鉤生。
氣爽衣裳健,風(fēng)疏砧杵鳴。
夜衾香有思,秋簟冷無情。
夢短眠頻覺,宵長起暫行。
燭凝臨曉影,蟲怨欲寒聲。
槿老花先盡,蓮凋子始成。
四時無了日,何用嘆衰榮。
草頭珠顆冷,樓角玉鉤生。
氣爽衣裳健,風(fēng)疏砧杵鳴。
夜衾香有思,秋簟冷無情。
夢短眠頻覺,宵長起暫行。
燭凝臨曉影,蟲怨欲寒聲。
槿老花先盡,蓮凋子始成。
四時無了日,何用嘆衰榮。
露白月微明,天涼景物清。 草頭珠顆冷,樓角玉鉤生。 氣爽衣裳健,風(fēng)疏砧杵鳴。 夜衾香有思,秋簟冷無情。 夢短眠頻覺,宵長起暫行。 燭凝臨曉影,蟲怨欲寒聲。 槿老花先盡,蓮凋子始成。 四時無了日,何用嘆衰榮。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yùn)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八月三日夜作》的詩詞大意
露出白月微第二,天涼景物清。草頭珍珠顆冷,樓角玉鉤生。
氣爽衣健康,風(fēng)疏搗衣石杵敲。
晚上被子香有思,秋季席冷無情。
夢短睡眠頻繁醒來,夜長起暫時實(shí)行。
蠟燭凝臨亮影,蟋蟀抱怨想寒冷的聲音。
槿老花先盡,蓮花凋子開始形成。
四時沒有了天,何必嘆衰榮。
*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